懸泉置遺址
游客在景區(qū)棧道參觀。
麻守仕
“敦煌郡,戶萬一千二百……縣六:敦煌、冥安、效谷、淵泉、廣至、龍勒。”《漢書·地理志》曾這樣記載道。
根據(jù)漢簡記載,懸泉置是效谷縣下轄的一處郵驛機構(gòu)。敦煌郡當時有“廄置九所”,懸泉置當屬其一。
對懸泉置的最初了解,是網(wǎng)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得知是漢代的一個郵驛。后來因工作出差,去敦煌市博物館參觀,看到懸泉置復原沙盤模型,心想找機會要去現(xiàn)場看看。前不久看了紀錄片《簡牘探中華》之《懸泉漢簡》,從這部紀錄片中更加詳細地了解到,懸泉置是古代絲綢之路上一座規(guī)模較大的官方驛站,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驛站遺址于1987年首次發(fā)現(xiàn),1991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發(fā)現(xiàn)并保存最為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漢代驛站機構(gòu)。2014年6月,“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wǎng)”遺產(chǎn)點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懸泉置遺址作為其中唯一的驛站遺址入選其中。懸泉置不但留下了過往的歷史足跡,而且還保存著眾多過客衣、食、住、行的原始憑證??吹竭@里,向來對于歷史、古城、遺址饒有興趣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要去一睹“芳容”。
九月,秋高氣爽,相邀好友一同前往探訪懸泉置遺址。車在路上飛馳,車窗外,遠處淡藍的天空明亮干凈。大約行駛了1小時,車行駛至甜水井后掉頭拐向黝黑的三危山,當懸泉置遺址漸漸逼近時,歷史氣息撲面而來,仿佛令人穿越千年。
下車步行,當年氣勢恢宏的建筑物雖不復存在,但地面上的建筑輪廓以及職能機構(gòu)被標注得很清晰。站在三危山新修建的觀景臺鳥瞰,懸泉置的風貌便一覽無余。當時懸泉置南依三危山余脈火焰山,北臨甜水井綠洲,是東西交往必經(jīng)之地,地理位置十分優(yōu)越。據(jù)記載,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首開其道,同時列四郡、據(jù)兩關(guān)、修長城、設驛置,絲綢之路由此興起,至東漢中后期形成了“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郵置于要害之路。馳命走驛,不絕于時月;商胡販客,日款于塞下”,“臨西海以望大秦,拒玉門、陽關(guān)者四萬余里,靡不周盡”的巨大規(guī)模。
眼前這片遺址歷經(jīng)西漢、東漢乃至魏晉時期,前后延續(xù)了近400年之久,使用時間之長真是令人感嘆。
為了解到更全面詳細的知識,我們請來講解員一同前往。講解員介紹道,這里自漢武帝挫敗匈奴后,除了中原疆域外,西域還有烏孫國等30多國,由于通往京城長安路途遙遠,人煙稀少,又缺乏食物補給。為克服這些困難,同時為便利同西方各國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溝通,促進共同繁榮,及時傳達政令,西漢除設立了河西四郡外,又設置了大小多處郵驛設施,懸泉置便是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處。
走進遺址,從遺址西北處正在復原修建的“新懸泉置”來看,懸泉置是一座方形小城堡,正門朝東,四周為長約50米的高大城墻,東北、西南角各設突出塢體的角樓。塢墻系用土坯壘砌而成。塢內(nèi)依西壁、北壁建有不同時期的土坯墻體平房,為住宿區(qū);東、北側(cè)為辦公區(qū)房舍;西南角、北部有馬廄3間;塢外西南部建有一組長約50米,呈南北向的馬廄3間。高聳的院墻,廊檐飛翹的建筑,盡顯懸泉置作為漢代規(guī)格最高官方驛站的威嚴。
懸泉置的出土緣何引得考古界如此關(guān)注呢?據(jù)解說員介紹,懸泉置出土的20多張寫有漢文墨跡的麻質(zhì)紙,目前已被考定為漢紙。這一發(fā)現(xiàn)把我國紙張發(fā)明的時間上推了近一個世紀,是迄今為止國內(nèi)外發(fā)現(xiàn)的最早紙張。
這還遠遠不夠,懸泉置出土的漢簡,不但數(shù)量驚人,而且內(nèi)容非常豐富,出土文物中,以簡牘文書、帛書、紙質(zhì)文書、絲織品、農(nóng)作物及家畜骨骼最重要,亦最有特征,是絲綢之路文化的實物證據(jù)。其中傳置機關(guān)的財產(chǎn)會計簿、郵驛信件會計簿、糧食供應會計簿、機關(guān)人員編制登記簿、過往人員登記簿等,真實地反映了漢王朝郵驛制度的全貌。特別是兩漢朝廷官員、使者和西域諸國國王、貴人、使者、使團及客商過往懸泉置的記錄,生動地展現(xiàn)了當時絲綢之路的盛況。
據(jù)記載,漢代甘肅地區(qū)軍政事務繁雜,又處于絲綢之路東段交通孔道,郵驛更為繁忙。由西域各國來漢的王侯、使節(jié)或商貿(mào)人員,各級出使西域人員和公務出行者,就在館舍中食宿,通過館中的車馬送到下一個驛站。政府和軍隊的公文信件奏報,由驛站派人沿著驛路一站一站地傳遞各種郵件和信息。很難想象在2000多年前的大漢王朝竟然有堪比現(xiàn)代物流業(yè)的郵驛網(wǎng)絡,這些分散在各地的置、亭和郵構(gòu)成了漢王朝版圖上一個個清晰的通信點,錯雜地形成龐大的通信網(wǎng)絡。
如今,透過這些活著的文物遺產(chǎn),不難想象當年絲綢之路“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繁榮景象。
走出懸泉置遺址,抬頭仰望峰巖突兀的三危山,不禁讓人頓生疑惑,為什么古人要選擇在這寸草不生的火焰山下修建規(guī)模如此宏大的驛站呢?為什么這個“置”叫“懸泉”呢?
然而,當我們把目光投向東南方向時,答案便一目了然。從東向西綿延亙古的三危山是懸泉置厚實的靠山,但在遺址東南數(shù)百米處,背靠的三危山脈竟有一道幽深的大峽谷,順著峽谷上溯而行不久,隨著綠色植物群落的增多,竟會遇到一股涓涓細流在山谷蜿蜒穿行。行至水窮處,但見幾股泉水從巨石峭壁間溢出。泉水嘩啦啦懸空入潭,故此泉得名“懸泉”。聽講解員說,這還得益于漢將軍李廣利“刺石成泉”的壯舉。
傳說在漢武帝時期,被稱為“貳師將軍”的李廣利西征大宛取得大勝班師回京,途經(jīng)敦煌時,天氣炎熱,人困馬乏,攜帶的水早已喝完,戰(zhàn)士們體力不支紛紛倒在戈壁灘上。而荒山周圍一直找不到水源,李廣利心急如焚,決定親自去找水。他來到南面山中,發(fā)現(xiàn)山是禿山,寸草不生,谷是干谷,滴水不見,走進山谷時卻被迎面的懸崖?lián)踝×巳ヂ?,崖上還刻有“滴水石”。李廣利見此不由怒發(fā)沖冠, 拍打著山石說:“滴水石,不見水,戲弄行人,徒有其名,毀我三軍,留它何用?”于是便拔劍上前奮力一劈,瞬間青石抖動,火花四迸;第二劍劈下去, 四周黃沙四起,天昏地暗;第三劍刺進去, 頓時巖石開口,一股清泉水從石縫中汩汩涌出。戰(zhàn)士們歡騰雀躍,爭相痛飲。李廣利將軍開鑿的懸泉水成為百里無人區(qū)內(nèi)的生命之源,延續(xù)著沙漠里生命的希望。為紀念李廣利將軍,當?shù)氐娜藗儽銓⒋巳麨?ldquo;貳師泉”,也就是后來的“懸泉”,又在旁邊修建了一座貳師廟,廟里供奉李廣利像,并在此設置了驛站,供過往軍隊、使者歇息。
可別小看了這幾股泉水,數(shù)千年來從未干涸,在地下水位嚴重下降的今天,懸泉水在豐盈的季節(jié),落入幽潭后仍然會滿溢成溪流流出峽谷口,蜿蜒地在戈壁灘與懸泉置遺址深情地對望。在兩千多年前,懸泉出水量或許會更大,不但為守護驛站的官兵提供了生活保障,更蜿蜒曲折地滋潤著懸泉置周邊的大片草地。每當一輪朝陽升起,廣袤無垠的綠色草原,歡歌笑語婉轉(zhuǎn)前行的溪流,以及悠閑流動的良馬群共同勾勒出屬于懸泉置的圖騰。
如今,每到夏秋兩季,還是會有很多游客慕名而來。在參觀完懸泉置遺址后,都會不約而同地向懸泉峽谷進發(fā),峽谷里怡人的自然風光會讓人流連忘返。沿著棧道徒步走進峽谷,但見懸崖峭壁,怪石嶙峋,峽谷低洼處高大胡楊、紅柳、蘆葦?shù)纫吧参镏Ψ比~茂,縱橫交錯,郁郁蔥蔥,遮陽蔽日,讓人舉步維艱。更讓人驚喜的是,在這些高大植物的腳下,竟然還隱藏著更為珍貴的野生植物,比如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脹果甘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羅布麻、沙拐棗、霸王以及中麻黃等,這些野生植物大都綴著艷麗的花朵,向遠道而來的客人盡情展示著各自的嫵媚。
我們來到懸泉腳下,峭壁石縫里正在滲出汩汩的泉水,泉水沿著巨石上的綠藻等附著物傾瀉而下,在地面低洼處形成一處碩大的綠潭,潭中“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綠潭的周圍是碧綠的野草,隱沒了遠行的溪流。潺潺溪水低吟淺唱,不絕于耳,仿佛在向過往的游客緩緩訴說著這里的前世今生。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