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靜寧縣威戎鎮(zhèn):隱沒的犬戎故都
俯瞰威戎鎮(zhèn)
威戎鎮(zhèn)的清代古堡
威戎鎮(zhèn)位于甘肅省平?jīng)鍪徐o寧縣中心區(qū)域,全鎮(zhèn)大部分地處葫蘆河流域的平緩地帶,整個河川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土壤肥沃,這里出產(chǎn)的蘋果聞名遐邇。
葫蘆河,渭河上游第一大支流,發(fā)源于寧夏西吉縣與海原縣交界處的月亮山南麓,于玉橋鄉(xiāng)下范村進入甘肅靜寧縣北峽口,向南流經(jīng)寧夏西吉,甘肅靜寧、莊浪、秦安,在天水三陽川與渭河交會。這條河因河床狹窄曲折,形似“葫蘆”而得名,古稱瓦亭水、隴水。就在葫蘆河畔,有一座被隱沒的古鎮(zhèn),在那里,歷史曾留下深刻而神秘的筆觸。
歷史上的西北,曾是諸多游牧民族的衍生地。而戎族,在這其中帶有了一絲與眾不同的神秘。
探尋戎族
靜寧縣,地處甘肅東部,六盤山以西,華家?guī)X以東,距離蘭州約221公里。靜寧之名,始見于元成宗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置靜寧州,沿襲宋、金“靜力寨”首字,取安靜寧謐之意,以表達各族人民和睦相處的愿望。
靜寧的歷史非常久遠,據(jù)考證,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里生息、繁衍,商周之際為戎羌之地。周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伐戎,滅國十二,開地千里。周郝王三十六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秦置隴西郡,縣境屬之。秦屬隴西郡。西漢時,在今靜寧縣域置成紀、阿陽二縣。
葫蘆河穿城而過,滋養(yǎng)著靜寧這片土地,燒雞與蘋果是當?shù)赜忻拿朗程禺a(chǎn)。同樣的,葫蘆河水還滋養(yǎng)了這片土地之上的人和事。早在西周時期,曾在這里繁衍生息的民族,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威戎鎮(zhèn)地處靜寧縣中心地帶,素有靜寧“天心地膽”和“九州通矍”之稱,為懾西戎長期騷擾,取“威震西戎”之意,遂名威戎。
而想要真正走近與了解這段歷史,就要親身實地前往威戎鎮(zhèn)。出靜寧縣城南下,我們一行來到了威戎鎮(zhèn)。
在威戎鎮(zhèn),葫蘆河川流而過。
陽光灑下來,葫蘆河粼粼地泛著光,清透而晶瑩。河谷里滿是毛茸茸的蘆葦,風過之后,與河水一起,搖曳著。彎彎曲曲的葫蘆河,見證著這片黃土河谷丘陵之上的過往歲月。
威戎鎮(zhèn),相傳在西周和秦初是戎族人的國都。這里,曾有一座“紫禁城”,是戎族首領(lǐng)的皇城。那么,這座傳說中的“紫禁城”,就成為記者此行的重要尋找之地。
戎族溯源
戎族,古代族名,又叫獫狁,活躍于今陜甘一帶,獫岐之間。“犬戎”之得名,倒有一些傳說可以追溯。專家推測,應(yīng)該是該民族的先祖以犬或狼為圖騰,因而得名。在周朝鼎盛時期,周穆王曾經(jīng)遠征西部。“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漢書·匈奴傳》)。這應(yīng)該就是俘虜了以白狼、白鹿為圖騰的部落,說明在華夏民族的周邊,以犬或狼為圖騰的游牧民族是大有人在的。到了春秋初期,犬戎又成為秦國的強敵,再到后來犬戎的一支北遷到蒙古草原,成為蒙古草原最早的游牧民族之一。
根據(jù)文獻記載,犬戎族自稱祖先是二白犬,并以白犬為圖騰的西北最古老的游牧民族,它屬于西羌族,是炎黃族先祖的近親。早在炎黃時期,犬戎族就是炎黃族的勁敵。《后漢書》記載:“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這里說的高辛氏就是黃帝的曾孫,堯帝的父親。因而,研究中國游牧民族的圖騰,也必須從古匈奴葷粥和犬戎開始。
帝小乙是商第21位王子?!妒酚洝酚涊d:“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為帝小乙。”帝小乙去世后,他的兒子武丁即位。史書記載,從盤庚遷殷至紂滅的273年中,特別是盤庚、小辛、小乙、武丁時期,商王國在政治、經(jīng)濟各方面都有了發(fā)展,對外不斷用兵,擴大疆域。到武丁時商王國已經(jīng)“幫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詩·商頌·玄鳥》)。當時,渭水上游,隴坂以西(包括今之隴西、天水),生活著綿諸戎、緄戎、翟戎等戎族(史稱西戎)。早在夏、商時期就與中原有各種交往,且亦十分繁榮。
當時隴右地區(qū)皆為戎人的領(lǐng)地,靜寧時屬成紀之地,自然也是戎人之地。
戎族“國都”
在威戎鎮(zhèn)見到的第一處遺存,是位于威戎鎮(zhèn)廣場后的一處臺地。這一處遺存,是一段殘破的老城墻,以及一座形似堡樓的殘垣。站在臺地之下,仰望斷墻,人工修筑的痕跡十分明顯,層層黃土夯筑,因為廢棄殘破而長滿了荒草。走近堡樓,可以看見當時修筑時搭建木椽的孔洞,還有很多手掌大小的圓形石塊。
可是,從坍塌的城墻斷面來看,夯筑的城墻內(nèi)部,并非早期的純木質(zhì)結(jié)構(gòu),更像是清末民國初年的修建方式,這就對這段城墻的年代有了存疑。這段城墻與堡樓究竟修建于何時?它是否就是已經(jīng)有千年歷史的紫禁城?這個疑問在之后的尋訪之中得到了確切的答案。
說起犬戎族,人們的熟悉程度或聽到的頻次可能并不是很多,但是追溯犬戎族的歷史,有兩個故事一提起,卻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一個是烽火戲諸侯,另一個則是羋月與義渠王。
周朝時,周宣王死后,其子宮湦繼位,是為周幽王。當時周室王畿所處關(guān)中一帶發(fā)生大地震,加之連年旱災,使民眾四處流亡,社會動蕩不安。而周幽王是個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于危亡,反而重用佞臣盤剝百姓。大臣褒珦勸諫幽王,周幽王非但不聽,反而把褒珦關(guān)押起來。
褒國族人千方百計要把褒珦救出來。他們聽說周幽王好美色,便將一個能歌善舞的美女,起名為褒姒,獻給幽王,替褒珦贖罪。
幽王見了褒姒,驚為天人,非常喜愛,馬上立她為妃,同時也把褒珦釋放了。可是褒姒冷若冰霜,自進宮以來從來沒有笑過一次,幽王為了博得褒姒開心一笑,想盡一切辦法。為此,幽王竟然懸賞求計,誰能引得褒姒一笑,賞金千兩。這時有個佞臣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個主意,提議用烽火臺一試。
于是,就有了那個著名的“烽火戲諸侯”的歷史橋段。
最后,等到戎族真正來時,諸侯不再起兵護駕,戎族便一舉攻下周王朝都城。至此,西周宣告滅亡。
戎族的勢力范圍達到極盛,成為一個不容小覷的王國。也許,威戎鎮(zhèn)的“紫禁城”就是那個時候修建的。
數(shù)千年之后,如今的皇城又是怎樣一番光景呢?
穿過小巷,我們來到威戎村。
向周圍的老鄉(xiāng)詢問,他們對于“紫禁城”都有所耳聞,說現(xiàn)在威戎鎮(zhèn)衛(wèi)生所與威戎鎮(zhèn)小學的位置就是當年“紫禁城”的所在地。
“紫禁城”地勢高,面積不大,還不足10畝,是當時戎族首領(lǐng)所居住的皇城。“紫禁城”有東門,也叫土城門,有老人說年幼時,這個土城門還在。
包圍著“紫禁城”的是外城,面積有上百畝,是老百姓所居住的地方。外城的西邊是威戎城,威戎城有南北兩個門,城與城之間還有護城河。“紫禁城”內(nèi)有地道,傳說,當時大秦帝國覆滅戎族,一把大火燒了“紫禁城”,有些戎族人就是從地道中逃出留下了性命。
千年往事
都說世道輪回,生死相倚。
犬戎大破西周,覆滅了一個強大王朝,自己也沒有逃脫滅亡的命運。
電視劇《羋月傳》形象地講述了戎族滅亡的過程。占有今天甘肅平?jīng)?、慶陽,寧夏固原等地的義渠戎國首領(lǐng)義渠王,先是幫助羋月成為秦宣太后,最后卻又被秦宣太后羋八子設(shè)計,在甘泉宮丟了性命。這也就意味著,曾經(jīng)叱咤西北大地的戎族就此覆滅,逐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影視作品自然可以傾情夸張羋八子和義渠王的愛恨情仇,但戎族是否在威戎留有古城遺存還得認真探尋。
村民們口口相傳的“紫禁城”的名稱自然是一種樸素的認知,而之前看到的斷墻殘垣,它實際上是清末時為了防止匪患,由當?shù)卮笞妩h家牽頭修建的黨家堡子。
除了“紫禁城”,在葫蘆河畔,還有一座方城,同樣也見證著這段歷史。
曾經(jīng)是方城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片的蘋果園與農(nóng)田。要不是向?qū)дf明,根本看不出這里曾經(jīng)也是一座古城。
方城是當年先民們的生活區(qū),在方城的遺跡中有很多殘碎的陶片。為了證明,跟隨著向?qū)碌胶庸葍?nèi),在一段看似分隔的城墻臺地下,仔細地尋找。果不其然,在這段臺地之中,還有部分的陶片緊實地鑲嵌在土層中,從露出來的殘片可以清晰辨認出有瓦當、有器皿,沿著這段臺地走,在深草叢中,不時也能踢到些碎陶片。
有了實物的佐證,繼續(xù)沿著葫蘆河南下。最后登上威戎鎮(zhèn)南邊的武家塬。高高的塬上,村落相間,果樹成林。農(nóng)閑時,塬上成了小狗們?nèi)鰵g的天堂。都說戎族的圖騰是狼或者犬,不知現(xiàn)在漫山遍野奔跑的小狗們,是否和這片土地上的戎族圖騰崇拜有關(guān)?
這片武家塬其實是一大片漢墓群,這片塬上埋葬著戎族的故事,也埋葬著這里的歷史。
在武家塬的后山,更是各類陶器殘骸的園地,這里曾是5000多年前的窯址。戎族人占領(lǐng)這里之后,積極向當?shù)氐陌傩諏W習,逐漸變?yōu)橐粋€半游牧半農(nóng)耕的民族。燒制陶器,不僅僅是史前文明,在戎族興旺的西周末期,這里也同樣是人們繁衍生息,經(jīng)濟活動繁榮的場所。
如今站在塬上,可以看見山下葫蘆河脈脈而流,靜默無聲,將幾千年前的往事,藏在了河水之中。
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 劉小雷 荊雯
- 2023-10-24黑泉胡楊林 最美金秋色
- 2023-10-23【甘快看】文明的坐標|“絲路首座黃河石窟”炳靈寺石窟
- 2023-10-23張掖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濕地
- 2023-10-20秋日祁連山的“自然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