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八坊十三巷
城市的迷宮,天上的街市
八坊民俗館蝴蝶池。
《八坊十三巷》磚雕。
華燈初上的八坊十三巷。記者 田蹊 攝
如何玩轉(zhuǎn)八坊十三巷?
答案是:“沒有攻略,也不設防,漫無目的,信步閑游,走到哪算哪,碰著誰是誰,渴而飲,累則憩,所往都是所愿,所遇都是邂逅,一切都只如初見……”
這才是最正確的八坊十三巷的打開方式。
八坊十三巷由大寺坊、祁寺坊、西寺坊、北寺坊、鐵家寺坊、前河沿寺坊、老王寺坊、新王寺坊等八坊,大旮巷、小南巷、壩口巷、北巷、沙尕楞巷、專員巷、大南巷、仁義巷、細巷、擁政路、鐵家寺巷、王寺街等十三巷組成,其獨特的歷史形成與民族風情,使其成為臨夏新的人文標識和旅游熱點,現(xiàn)已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到臨夏市,必訪八坊十三巷。
這些悠遠的古街巷,已被臨夏市按照“復古復原”“修舊如舊”的保護開發(fā)理念,打造成集古街民居觀光、文化博覽、清真美食體驗、院落休閑、文化創(chuàng)意多功能于一身的文化休閑聚落與文化旅游景區(qū)。
昔時,它可是絲綢之路上“茶馬互市”、商賈云集之地,改造以后,八坊十三巷給人第一眼的印象是簇新的,像一個少女,容顏秀美無限,但流連得越久,你就越覺得它的骨子里,仍然留有幾百年光陰流變的印痕。
八坊錯落有致,十三巷縱橫分布。站在大旮巷的巷口往里望,鋪有帶紋的青磚街面,迤邐伸延,和青磚灰瓦的建筑色調(diào)統(tǒng)一,漫長得好像沒有盡頭。
走走停停,欣賞街巷兩邊的老民居。它們多以四面合圍、對稱封閉式的小型四合院為特征,在房屋建筑中講究對稱、均衡格局。
老宅上門窗,多用松木制成,金黃油亮,十分美觀。窗子是格柵樣式,有大有小,或高或低,鑲于墻面,與灰色的磚墻路面形成鮮明的對比。
可以看出,在以前,一般百姓多居住小獨院,有四合、三合、二合式的,還有少數(shù)富貴人家還建有偏院、車馬院或一進數(shù)院式的,猶如一幅幅徐徐展開的山水畫,在人們眼中漸次展開,置身其中,細細欣賞,方能領略其中清雅韻致。
臨街店鋪的外墻上、門樓的影壁上、庭院的磚柱上,精美絕倫的臨夏磚雕工藝隨處可見,內(nèi)容多為花卉、草木、鳥蟲等,如牡丹、松柏、荷花、葡萄、石榴、龍、鳳,以及文字圖案,浮雕、透雕、淺刻等高難度的雕刻技法讓人稱絕,而在立木結(jié)構(gòu)、飛檐架彩、轉(zhuǎn)隅挑角、雕梁畫棟上的臨夏木雕工藝也不遑多讓,大門、里門、房眉、垂頭等處施以深淺浮雕、鏤空木雕,組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除了觸目可及的磚雕木雕,州級以上的百余項非遺文化展示點巧妙分布在十三條巷內(nèi)。
大旮巷是民俗、非遺、美食集中展現(xiàn)的一條古巷。
大旮巷64號院內(nèi)的手工藝館,被布局成磚雕館、銅壺館、葫蘆館、彩陶館、泥塑館、蛋雕館,分別根據(jù)各自的主題展現(xiàn)臨夏非遺文化的魅力所在。八坊民俗館內(nèi)展廳,呈現(xiàn)出千百年來臨夏各族人民從衣食起居,生活場景的脈絡傳承市井風情,展現(xiàn)出文化肌理交錯相融的歷史積淀。
相比大旮巷的游人如織,其他的古巷,如小南巷、大南巷、沙尕楞巷、北巷等等,游人很少,漫步其間,仿佛一下子就墜入時光渦旋的深處,深邃的寂寥欲向誰訴?
似水流年,漸行漸遠漸無窮……
如果說白天的八坊十三巷,迂回曲折,讓人感覺如入迷宮,那么到了暮靄沉降,華燈初上之后,它們就變成了天上的街市,五彩的燈光讓絢麗多姿發(fā)揮到了極致,仿佛是為古街量身定制了“鳳冠霞帔”,一時真不知身在何處,今夕何夕?
文/記者 劉小雷
相關新聞
- 2020-04-29五一游甘肅丨國色臨夏 天香河州
- 2020-04-29甘肅209家景區(qū)室外游覽區(qū)開放 推60條鄉(xiāng)村旅游精品線
- 2020-04-29五一游甘肅丨采摘 泡湯 賞花 長假可以這么玩
- 2020-04-29甘肅景泰將舉辦“五一自駕游·鄉(xiāng)村快樂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