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復旦大學為教學生怎樣學習,專門出了本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趙天潤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王燁捷)進入大學,什么是好的學習方法?在復旦大學的四年應(yīng)怎樣度過?11月21日,《追尋心中的日月光華——復旦本科生的故事》(以下簡稱《復旦本科生的故事》)新書首發(fā)。該書采用訪談自述形式,全景記錄300名本科生的校園故事,其中既有一路開掛的學霸,也有經(jīng)歷困惑與低谷后逆襲成長的勵志學子,既有深耕傳統(tǒng)學科的專注者,也有跨界創(chuàng)新領(lǐng)域的探索者。
圖為《復旦本科生的故事》一書。復旦大學供圖
該書主編、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牛新春說:“它會幫助我們更好、更勇敢地在復旦學會自我探索。這是一本成人、成長、成才的故事集,也是一本發(fā)現(xiàn)自我、塑造自我、超越自我的案例集”。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裘新表示,本科教育呼喚新理念、新模式、新改革,“但無論怎么改,學校、教師都要堅持把學生放在中心位置,把學生個體的學習體驗和全面發(fā)展放在中心位置。期待更多的復旦學子能用學長故事照亮自己的前路,成就更好的自己”。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裘新、復旦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徐雷等共同為新書首發(fā)揭幕。復旦大學供圖
復旦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徐雷最早聯(lián)合時任教務(wù)處處長蔣最敏一起向?qū)W校發(fā)出倡議,“面向當下一張張稚嫩的新大學生臉龐,面對充滿自信、個性張揚、獨立自我的新生,我們的那些教條,也未必能打動新人。我們應(yīng)該有一本自己的大學學習要點”。
徐雷說,看了《穿過金色光陰的哈佛人》后,想到要出一本“復旦人”指南的書。
“中國的高校與美國的高校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點。我無意拿這本書跟《穿過金色光陰的哈佛人》去比。據(jù)我了解,寫作團隊積累的素材其實遠遠超出目前呈現(xiàn)的內(nèi)容。這是個開始,遠遠不是結(jié)束。我更愿意看到對我們眾多的高校都有一點啟示,大家都來更多從學生視角總結(jié)學校的辦學成效。這是很有意義的。”徐雷說。
圖為《復旦本科生的故事》書本展示合集。復旦大學供圖
不少受訪者在書中提到,進入大學后,逐漸在復旦提供的豐富的學習和實踐機會中意識到,成績并不是唯一或最重要的自我評價標準,更要緊的是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方向。
“我會把這本書推薦給附中的同學讀。”復旦附中校長吳堅認為,這本書有三個層面意義,“對現(xiàn)在的大學生來說,是很好的身邊人、身邊事,是正在經(jīng)歷的大學;對高中生,是未來的期待,是朦朧的未來的大學生活;對校友,則是有意義的回顧和升華”。
- 2024-10-25探尋詩歌中的別樣之美
- 2024-11-06“中國法理學史”的蘊蓄
- 2024-11-04讓古典詩詞中的器物重現(xiàn)光彩
- 2024-10-29《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寧宗時代(增訂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