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新書在北京首發(fā) 專家學者聚焦研討
《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新書首發(fā)?!】茖W出版社 供圖
中新網(wǎng)北京7月29日電 (記者 孫自法)由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編著、科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新書首發(fā)式暨專家研討會7月29日在北京舉行。
“夏商周斷代工程”是“九五”國家計劃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是中國第一個由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結(jié)合、多學科交叉聯(lián)合攻關的大型科學研究項目。最新出版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是在《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的框架和結(jié)論的基礎上編寫修訂而成,是對“夏商周斷代工程”9大課題、44個專題研究的綜合與總結(jié),較為全面系統(tǒng)地反映了“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實施和研究過程、取得的成果和結(jié)題后的重要新進展。
參加《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新書首發(fā)式專家代表等合影?!】茖W出版社 供圖
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教授李伯謙在首發(fā)式上致辭中回顧《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整個編寫過程認為,這是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相結(jié)合的多學科交叉研究途徑的探索,爭論永遠都會存在,甚至會更加激烈,沒有爭論便沒有進步,而夏商周斷代工程便是伴隨著爭論,一步一步更向前邁進。他希望新書的出版既總結(jié)過去,了解工程的艱辛過程,是一個階段成果,又展望未來,會更進一步,任務重大,“我們終將繼續(xù)前進”。
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仇士華從碳-14年代測定角度回顧了參與整個夏商周斷代過程的背景和歷程。他指出,一是碳-14測年如何準確測年;二是得到的碳-14測年數(shù)據(jù)如何轉(zhuǎn)變?yōu)閷目脊艑W年代,為考古學搭建一個年代框架,這是碳-14測年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這一條件成熟后,碳-14測定人員參與夏商周斷代工程并提供了技術服務。“這在中國、在世界上也是第一次。我們不能指望報告出來后所有問題都解決,我們把爭論的問題都擺出來,讓大家都去討論,這是一個好事情”。
北京大學教授郭之虞認為,《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的出版十分有意義,影響十分深遠,雖然歷經(jīng)波折,但卻值得。
北京大學教授原思訓表示,在夏商周斷代工程中的壓力很大,尤其是甲骨測年工作,對于他自己來說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劉一曼研究員回顧了自己承擔甲骨測年專題工作的經(jīng)過,她認為,要研究古代文明、歷史,還是要靠國家力量來組織人員,好的組織機構(gòu)十分重要。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徐良高對于夏商周斷代工程的感悟更多的是學理的思考和理解,他說,“斷代工程”是對過去的總結(jié),對未來開展年代學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在年代學基礎上開展更多研究提供了契機。同時,要繼承開放的學術精神,更深入開展各種史學研究,這是機遇,也是要求。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徐鳳先研究員認為,夏商周斷代工程開創(chuàng)了多學科合作的先河,學術影響力十分深遠。
北京大學教授吳小紅認為,“夏商周斷代工程”開創(chuàng)了多學科合作的先河,是對于一個項目、一個方向的共同攻關,這是難以再現(xiàn)的。
項目辦公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王肅端副研究員,專家組和項目辦學術秘書、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王澤文副研究員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副主編蘇輝副編審等出席首發(fā)式暨研討會。中國科技出版?zhèn)髅焦煞萦邢薰靖笨偨?jīng)理、副總編輯閆向東致歡迎辭,中國科技出版?zhèn)髅焦煞萦邢薰?科學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社長孫莉主持首發(fā)式暨研討會。(完)
- 2022-08-01江南尺度何所擬
- 2022-07-29薦書|“海外中國研究叢書”女性系列精選版
- 2022-07-28《造舟記》:逆水行舟 向海問路
- 2022-07-26看科學大家的奮斗人生、趣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