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桃花源”到“所念在家山”
孫重人的老家在贛西宜春,卻在深圳工作20多年,因受南兆旭《深圳自然筆記》影響,思鄉(xiāng)之情日深的他,專程回鄉(xiāng)自駕游,歷時一月余。他走訪山川名剎,尋找延續(xù)千年的耕讀文化傳統(tǒng),感受新時代農(nóng)村建設(shè)成果,足跡幾乎踏遍贛西各地,一路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寫成系列隨筆,集成《所念在家山》一書。
《所念在家山》分“莫以宜春遠(yuǎn)”“明月照深山”“問道武功山”“沉睡的森林”“在北緯28度”“九嶺腹地行”“尋找桃花源”“家在田園中”“禪是一枝花”“曾過書院來”“鄉(xiāng)土的記憶”等共13輯。游子羈旅、鄉(xiāng)土情深、耕讀傳承、綠色家園……在作者徐緩如水、富有詩意的筆下,如贛西的山水畫卷,又如贛西的歷史書頁,一一平展開來。一千多年前,唐代大文豪韓愈在贈友人詩中說“莫以宜春遠(yuǎn),江山多勝游”,如今高鐵縱橫、高速四通,千年前數(shù)月的行程,今天幾小時即可到達(dá)。“宜春不再遠(yuǎn),江山更好游。”
作者筆下的贛西,和筆者的老家浙西南,地理位置相鄰,人文傳承相近,所以隨著作者之筆漫游贛西,又好似神游浙西南:封禁四百年的秘境官山,讓人想念擁有“長三角第一高峰”黃茅尖的龍泉鳳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宜豐寒蘭,讓人記起老屋墻角曾種過的兩株野生蘭花;陶淵明故里秀溪、黃庭堅修水故居,讓人留戀以“一枝紅杏出墻來”流傳千古的龍泉葉紹翁故居、以《牡丹亭》演繹凄美愛情的遂昌湯顯祖紀(jì)念館;中國特有的珍貴樹種云錦杜鵑,讓人想起少年時代與同伴上山砍柴之余,采摘杜鵑花花瓣偷吃的趣事……更有一年陽春時節(jié),在麗水少師任職的我,與一眾學(xué)生漫步甌江上游,越淺水、入江洲,眼前突現(xiàn)一片火紅的杜鵑花,令人頓生“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之感。書中還有諸種江南特色美食,如米酒、米粉、糍粑、清明果、竹筍……文字缺五彩,卻令舌生津。作者講述的“五斗米農(nóng)場”“和順莊園”的開發(fā)理念與發(fā)展實景,也讓筆者想起曾去過的以“國際竹建筑文創(chuàng)生活村落”聞名的龍泉寶溪。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讓國人懷念千余載,作者漫游贛西,卻也有一次“梨花源”之旅:清明時路過一村,百花盛開,作者巧遇一摘菜回家的姑娘,盛邀他們到家喝茶、賞景,姑娘家的老屋門前,一棵碩大的梨樹正花團錦簇……然而,此后重游,卻再找不到那戶人家、那棵梨樹。對于游子來說,桃花源更像是故鄉(xiāng)的一個隱喻,很多人從故鄉(xiāng)走出,卻也像漁人一樣,再也找不到回去的洞口。作者在后記中說:“故鄉(xiāng)情懷是個說不盡、道不完的話題,是一種具有普遍性的心靈皈依與精神寄托。”閱讀“所念在家山”,回想“桃花源”,雖不能至,心向往之,喚醒的是每個人心里共有的鄉(xiāng)情、鄉(xiāng)愁。
德國哲學(xué)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zhì)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從“桃花源”到“所念在家山”,我相信文學(xué)更是如此。
?。ㄍ跤篮椋?/p>
- 2022-07-12《創(chuàng)世草案》:俄羅斯科幻神作
- 2022-07-12《張掖傳》再現(xiàn)絲路名城歷史
- 2022-07-12《文心雕草》:草木芳華在人間
- 2022-07-04《恰同學(xué)少年——陪孩子讀毛澤東詩詞》:讓少年兒童讀懂毛澤東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