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方法》,脫不花著 新星出版社出版
“19世紀的國家不學會溝通無法生存,20世紀的企業(yè)不學會溝通無法生存,21世紀的青年不學會溝通無法生存。”
這是《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的一個著名觀點,曾任微軟、谷歌副總裁的李開復在《寫給中國大學生的第七封信》中強調(diào)了這個觀點。李開復還把“溝通合作者”列為“21世紀最需要的7種人才”之一。
青年是職場的主體人群。在職場中,我們常常痛感不會溝通所帶來的許多阻力和煩惱。那么,有沒有能夠有效溝通的方法呢?
最近,一本關于溝通方法的新書引起讀者熱切關注。該書針對大家在職場中的多種問題,提供了許多系統(tǒng)而有效的解決方法。
這本《溝通的方法》為知名教育平臺“得到”CEO脫不花所著。該書精選日常工作生活中最有代表性和重要性的18個場景,將在這些場景中遇到的問題一一找出,并提供了一個個具體方法。如“破冰:怎樣讓人對你印象深刻”“批評:怎樣讓你的難聽話也能得到正反饋”“提意見:怎樣改變自己說了不算的事”“拒絕:怎樣讓你在說‘不’時依然受歡迎”……
這些話題,無一不是職場中大家十分關心又難解決的高頻問題。而掌握該書所提供的方法,能讓許多以往大家認為棘手的問題迎刃而解。
且看書中展示的一個場景:假設同事來找你幫忙,你剛好在忙,沒法幫他,對方陰陽怪氣地說:“呦,您現(xiàn)在可真是個大忙人呢!”這個時候,你如果生氣不理他,可能他會更抵觸,如果你頂回去:“可不是,哪比得了您,每天都閑得沒事干”, 更可能讓他心中記恨。但是,假如你舉重若輕地回一句:“唉,我就佩服您這樣的業(yè)務大拿,舉重若輕,什么事到您手上都能很快解決。”是不是能達到更好效果呢?
這種方法,就是作者所總結出的能讓不友好的人好好說話的“四換大法”之一的“換口徑”:把“你不愿意幫助同事”的可能印象,置換成了“你對同事的評價很高”的友好態(tài)度。口徑一換,就消除了與別人潛在的沖突關系,甚至讓人轉(zhuǎn)怒為喜。
在書中,這樣面對問題情境提供的方法比比皆是。更難得的是,該書還采取“結果思維”的方式,將不同層次的溝通方式做對比,讓我們學到“如何溝通會更好”的智慧。書中曾講述這樣一個情景:單位開大會,領導強調(diào),為了突擊達成有關重要工作目標,這段時期內(nèi)干部在雙休日要來加班。偏偏這個周末,你女朋友的媽媽從外地來,你必須去接機,為此你面露難色。領導看到了,詢問有什么情況,你該怎么辦?
擺在面前有幾種方式:第一種直言相告:“我丈母娘要來,我得去接機,所以周末加不了班。”這種方式很可能讓領導發(fā)怒,容易讓他覺得你把個人利益放到公司利益之上,并與他對著來。第二種委婉表示:“領導,實在不好意思,周末我已有安排了。我馬上要結婚,周末丈母娘過來,我得去接機。這周末請個假,您看行嗎?”這種方式雖然柔和,但對領導來說,可能也不好接受。他要給團隊打氣,希望得到大家的積極響應,你卻當眾發(fā)出不和諧音,打亂了他的工作部署。
第三種方式,若無其事地說:“小事,不耽誤大家,會后我跟您說。”在會后,你向領導如實告知這種情況,向他請假,并表態(tài)說“后面的加班,我都沒問題”。一般情況下,領導都會通情達理,批準請假要求。
為什么面對同樣的問題,前面兩種方式不理想,而第三種方式理想呢?因為,這里使用的是“換場合大法”。在公開場合,領導要維持規(guī)定與形象的嚴肅性。但在私下場合,他更能理解你的難處,也更容易讓你請假。這和我們平時強調(diào)說上級對下級要“揚善于公堂,歸過于私室”,講的是同一個道理:在私下場合,更能保留面子,也容易把事情辦成。
不同的溝通方式直接造成了不同效果。這種通過思考不同結果,來反推不同方式,以選擇最佳方式的做法,能很好地培養(yǎng)我們的溝通習慣。
值得指出的是,該書提供的方法往往用一個個精煉的概念與公式表達,如“破冰=雙線卡位+展現(xiàn)關切+營造掌控”“提意見=事前征求同意+定義雙方關系+提供具體建議”“建設性=可執(zhí)行的最小化行動+可持續(xù)的行動階梯+每個節(jié)點的即時反饋”。這樣的方法,精煉易記,不僅讓人印象深刻,而且實在管用。
綜上所述,《溝通的方法》是具有既“好看”又“好學”、“好用”的好作品,它能為你提供一把閃閃發(fā)光的金鑰匙,助你決勝職場。
吳甘霖 2021年12月14日 11 版
相關新聞
- 2021-08-10新書推薦|《復利奇跡:巴菲特的財富邏輯》
- 2020-08-18一小時解決高離職率
- 2020-07-30從手勢看出蛛絲馬跡,看誰還對你撒謊
- 2020-07-30別說你努力,其實你什么也沒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