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精皮臉饃饃”
在武山老家,人們把“洋芋餅”,親切地稱為“精皮臉饃饃”。“精皮臉”在武山方言中,意思是沒有穿衣服的娃娃。過去,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村里五六歲的孩子,很少有穿衣服的,大人們都叫他們精皮臉娃娃。顧名思議,我們的祖先為了感謝洋芋的救命之恩,便把沒有帶面皮的洋芋餅,取了個孩子似的乳名——“精皮臉饃饃”,聽起來親切舒服,有濃濃的鄉(xiāng)情味。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集體農業(yè)合作社的時侯,村上每年除了種小麥、玉米、油菜等農作物外,種植最多的蔬菜就是洋芋,秋天洋芋成熟的季節(jié),就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候。因為家鄉(xiāng)的洋芋除了煮著吃、炒著吃、蒸著吃、燒著吃外,還可以烙著吃,我最喜歡吃的就是母親烙的精皮臉饃饃。母親做“精皮臉饃饃”時,我常常會站在廚房里看著。母親先選上好的洋芋,用水洗干凈,然后用擦子將洋芋擦成絲,均勻地撒上面粉,加入適量植物油,再放點蔥花、食鹽、花椒面,攪拌均勻。烙“精皮臉饃饃”講究火候,把大鐵鍋燒熱,等鍋熱了倒上油,待油七八成熱,倒上事先準備好的洋芋絲,用筷子把洋芋絲刮平壓實,蓋上蓋子,等變成了灰白色,就用鏟子翻過來繼續(xù)烙,當廚房里彌漫著泌人心脾的香味時,就可食用了。剛出鍋的“精皮臉饃饃”,金燦燦,油汪汪,里酥外嫩,既有面的香味,又有洋芋的清香,讓人百吃不厭。
小時候,我家孩子多,父母拚命掙工分,一年分到的糧食根本不夠,全靠洋芋充饑,油更是少得可憐,而烙“精皮臉饃饃”費油,母親偶爾才會烙一頓“精皮臉饃饃”,就是我們那時候最好吃的飯菜了。
作家賈平凹先生曾經說過:“人的胃是有記憶功能的”,對于這句話,我一直深信不疑。不管走到哪里,我最喜歡吃的還是家鄉(xiāng)的“精皮臉饃饃”。記得有一次,我和城里工作的兒子走進一家酒店,兒子點了一份洋芋煎餅,我一看不禁脫口而出,這不就是家鄉(xiāng)的“精皮臉饃饃”嗎?兒子嘴一撇,這是洋芋煎餅,兒子的一席話,不禁使我浮想聯翩。
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洋芋不再是家鄉(xiāng)人餐桌上的主食。我們這些曾經吃洋芋長大的“武山娃”,開始離開大山,散布在各大城市的角角落落,過著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或許是一方美食饞一方人吧,無論身在何處,我對家鄉(xiāng)的“精皮臉饃饃”都懷有深厚的感情,它寄托著親人的關愛和游子解不開的鄉(xiāng)愁,是世間任何美味都無法替代的。
□鄧書俊
相關新聞
- 2021-10-18甘肅藩署的鴿子趣聞
- 2021-10-18遙遠的當金山
- 2021-10-18秋雨 讓杜甫詩意秦州
- 2021-10-12考古,串起全新的“蜀”——《尋蜀記》的寫作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