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百年的科學經(jīng)典》出版 走進中國科學家的精神世界
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科技事業(yè),是百年征程波瀾壯闊歷史畫卷上濃墨重彩的篇章:革命烽火中的萌發(fā)與成長,建設風雨中的砥礪與突破,改革之春里的開拓與奮進,復興征途上的勃發(fā)與跨越……一幀幀或蕩氣回腸、或深情雋永的歷史畫面,銘刻在民族的記憶中,歷久彌新,永世其芳。
近日,中國科協(xié)組織編寫的《見證百年的科學經(jīng)典》一書由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正式出版。《見證百年的科學經(jīng)典》引領讀者走進中國科學家的精神世界,叩啟他們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經(jīng)典作品。這些作品寫于不同年代,有些甚至塵封已久,但無一例外都蘊含著力透紙背的濃烈情懷和穿越時空的精神力量;這些作品體裁、風格各異,但無一例外都展現(xiàn)著中國科學家“愛國、創(chuàng)新、求實、奉獻、協(xié)同、育人”的精神追求。
“科學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這是任鴻雋在 1916 年發(fā)表的《科學精神論》中的文字,也是“科學精神”一詞首次出現(xiàn)在漢語中。
“不復原橋不丈夫!”這是茅以升為阻斷日軍南侵之路親手炸毀自己主持修建的錢塘江大橋后,揮淚寫下的豪邁誓言。此后他帶著滿滿 14 箱建橋資料顛沛輾轉,終于在新中國成立后實現(xiàn)了自己的誓言。
“無一日、一時、一刻不思歸國參加偉大的建設高潮。”錢學森在《致陳叔通先生》中表達自己“心急如火”、歸心似箭的心情,此時的他,歷經(jīng)五年周折坎坷,仍以最大決心做著歸國的努力。
“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在回憶“兩彈一星”往事時,于敏在《艱辛的歲月,時代的使命》中寫下這樣一句話。這是我國科學家精神的真實寫照,他們是“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30 余年不在父母身邊,父親辭世他無法在床前盡孝,母親數(shù)十年不知他的去向。自古忠孝難兩全,在黃旭華的心里:忠就是孝!
“科技頂天,市場立地。”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王選成為勇立潮頭的先行者,他大膽提出激光照排機跨越發(fā)展的思路,闖出一條產(chǎn)學研相結合的創(chuàng)新之路,使我國印刷術“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
“我學會了用農(nóng)民的語言和他們交談。”這是“太行新愚公”李保國一篇發(fā)言稿里的質樸文字,他用35年踏遍青山,身體力行,“把最好的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國抗疫斗爭最鮮明的底色。”逆行勇士鐘南山在總結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偉大勝利時,道出生命至上的人權真諦——生命權就是最大的人權!
?。☉?zhàn)釗)
相關新聞
- 2021-10-12鑄就精神高地 引領社會風尚——讀《為新時代塑像》
- 2021-10-10《沒有街道的城市》:以美寓真的哲性寫作
- 2021-10-10從江左世局到鄉(xiāng)里豪族
- 2021-10-09《新時代中華文明禮儀》出版發(f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