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書寫人生悲喜的辯證法
陳彥:書寫人生悲喜的辯證法(作家近況)
2020年,由陳彥小說《裝臺》改編而成的同名電視劇熱播,人們對主人公刁順子的形象津津樂道,也由此認識了戲劇舞臺背后的特殊群體——裝臺人。時隔近一年,作家陳彥再次推出長篇小說新作《喜劇》,作為他“舞臺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與《裝臺》《主角》一起,演繹出戲劇世界的眾生相。在這部作品中,陳彥將目光聚焦于戲劇舞臺上容易被人忽略的喜劇演員,通過名丑賀少天(藝名“火燒天”)之子賀加貝、賀火炬兩兄弟曲折的學藝、演出、辦劇場之路,于世態(tài)人情之變中叩問喜劇精神、參悟人生奧秘、譜寫梨園傳奇,在密織細節(jié)中彰顯現(xiàn)實主義精神、講述別具一格的“中國故事”。
喜劇筆法寫喜劇故事
《喜劇》講述了賀氏一門父子兩代丑角演員的傳奇人生。父親賀少天是大名鼎鼎的喜劇表演藝術家,演技精湛且深諳喜劇之道,憑借天生異相與孜孜不倦的鉆研練就了一身絕活。大兒子賀加貝、二兒子賀火炬雖比不上父親,但從小耳濡目染,在父親的督促與言傳身教下日益成長為舞臺上優(yōu)秀的丑角演員。傳統(tǒng)曲藝在時代大潮裹挾中沉浮不定,隨著父親去世,兄弟倆也各自開始了磕磕絆絆的人生之路。
“這個故事我寫了好多年,從十幾年前喜劇最火的時候就開始醞釀、構思。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又把它翻撿出來,銜接起斷裂了十幾年的茬口。”陳彥說。
小說開篇,長了一個“前抓金”“后抓銀”菱形腦袋的賀加貝,雖其貌不揚,卻對自己的搭檔、女演員萬大蓮情有獨鐘。因求之不得的心焦,賀加貝發(fā)起了高燒,而一旁的火燒天卻在對著鏡子做斗雞眼,辮子一翹一翹地練功。兩相對照,詼諧幽默的筆觸立顯。
“既然寫喜劇,在寫法上也要有點喜劇色彩,我就嘗試換了個寫法。”陳彥說。在小說中,他還杜撰了一條名叫“張驢兒”的柯基犬,通過轉換敘事視角,讓它開口說話,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時也諷刺了故事中人虛偽可笑之處。
不過,幽默外表下包裹的卻是嚴肅主題。在小說題記中,陳彥寫道:“喜劇和悲劇從來都不是孤立上演的……它甚至時常處于一種急速轉換中,這就是生活與生命的常態(tài)。”
《喜劇》中,賀加貝一度背離父親所持守的價值觀,在與編劇鎮(zhèn)上柏樹、王廉舉、史托芬等人的合作中,逐漸喪失了自己的藝術追求,唯“笑”是從,在“邪”路上越走越遠,人生最終以悲劇收場。弟弟賀火炬卻因偶然的機緣,覺悟自省,在深造與反思中理解了“守正”才是喜劇藝術的根底,讓人生的峰回路轉有了新可能。如果說,名震三秦大地的火燒天代表著喜劇正宗,那么賀加貝、賀火炬的分道揚鑣則象征著時代變遷中不同的喜劇之路。
作者用36萬字的篇幅帶我們走進喜劇的世界,伴隨著萬大蓮、潘銀蓮、武大富、好麥穗、潘五福等各色人物登場,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諸般人生際遇在古城西安乃至三秦大地上演,而核心還是作家著力描繪的喜劇演員。
“以喜劇演員為主角的小說不太多。在我心中,喜劇演員是為人類制造歡樂的人,我們應該感謝他們。他們在娛樂大眾的同時,也在警醒大眾,那些鄙俗、丑陋的邪念要時時提防。”陳彥說。
重提一種喜劇精神
在陳彥心中,悲劇固然高級,但從某種程度上講,喜劇也是人類生存智慧的體現(xiàn),優(yōu)秀的喜劇往往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智性高度。“喜劇不是嘻嘻哈哈,不是單純搞笑,一味迎合觀眾笑聲的不是喜劇。”陳彥說。
幾十年的戲劇工作經(jīng)歷讓陳彥對什么是真正的喜劇精神有了更多思考,他更從古今中外的喜劇經(jīng)典中尋找丑角的功用與意義。
“丑角為戲之有戲、出戲、出彩,做了太多太大的貢獻。從古希臘到中國的宋元雜劇,他們都是重要的佐料、味精,有的甚至如高湯一般,失去了便讓戲味同嚼蠟。更別說在重要關目上戳穴、點睛、‘把南轅扭向北轍’的絕招了。”陳彥說。
他有一個比喻,喜劇像蒸汽機,啟動時表現(xiàn)出一種升騰與磅礴的氣象,讓人昂揚亢奮、熱血沸騰。而悲劇更像一臺內(nèi)燃機,表面不動聲色,內(nèi)部一旦驅動,便點火壓強了。人們總是追求“喜劇”的效果,但其實有喜就有悲,二者都是人生況味的應有之義。如何求取平衡,是《喜劇》試圖探討的主題。
伴隨著賀加貝賀氏喜劇坊生意的蒸蒸日上,潛在的危機也日益凸顯,隨著觀眾索要笑聲的頻率越來越高,賀加貝的喜劇事業(yè)也瀕臨崩壞,最后不僅透支了自己,也被觀眾所拋棄。而在陳彥看來,原因正在于忽略了喜劇應有的邊界。
“越是熱鬧的東西,越要劃定邊界、守住底線。喜劇一旦泛濫,成為我們的生活習性,尤其是希望把它變?yōu)槲覀兊纳钊粘?,那么喜劇就會變味走樣,直至輕浮如魚鰾、浮萍。”陳彥說。
作者通過火燒天和南大壽兩個人物表達了喜劇如何守正創(chuàng)新的觀點。在臨終時,火燒天總結自己一輩子唱戲的經(jīng)驗說:“一是得有點硬功夫……二是得有底線。臺下再起哄,你都不能說出祖孫三代不能一同看演出的下流話來……三是凡戲里做的壞事,生活中絕對要學會規(guī)避……不敢臺上臺下弄成了一個樣兒,那你可就成真丑了。”而老編劇南大壽則總是在關鍵時刻不失時機地敲打賀加貝,提醒他不要數(shù)典忘祖,忘了本分。
喜劇演員、編劇、戲劇研究者、劇場老板、觀眾、故鄉(xiāng)人、打工者等勾勒出一幅戲里戲外的人生百態(tài),而作者心中的喜劇精神在讀畢全書后也呼之欲出——喜劇是調(diào)節(jié)情緒的一劑良藥,是洞悉人性弱點的一臺顯微鏡,是反觀自我的一面凹凸鏡,是留情面地敲打別人的棒槌——它在不知不覺中提升我們自己。
舞臺濃縮人間百態(tài)
17歲發(fā)表第一部短篇小說《爆破》至今,陳彥從事小說創(chuàng)作已有40多年。他創(chuàng)作的重心,始終與西安、與戲劇有關。
從1990年調(diào)到西安工作,他在這座厚重的古城住了30年。“在西安的子夜,我交朋、會友、吃喝、讀書、寫作幾十年。離開至今,夢中還是夜長安的景象。”陳彥回憶說。西安成為他《西京故事》《裝臺》《主角》《喜劇》等小說廣闊的背景。
在這里,刁順子、蔡素芬、憶秦娥、胡三元、賀氏父子、潘銀蓮、潘五福等小說人物交相輝映,組成了陳彥筆下色彩斑斕的戲劇世界。“舞臺濃縮了歷史和現(xiàn)實中生命的精華。借由舞臺這個小世界、小窗口,我們可以看到更廣闊的大世界、大社會。”陳彥說。
同樣是戲劇題材,陳彥寫了這么多卻又不重樣,顯然與他豐厚的生活積淀密切相關。
“我在劇團當專業(yè)編劇,做研究,做管理,無形中獲取了這個行當?shù)闹T多隱秘,那是無盡的歷史沉積,也是無窮的源頭活水。”陳彥說。25年的文藝團體經(jīng)歷,使他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形成了血肉相連的關系,也讓他對人性的洞察日益深刻。
“劇場是一個巨大的人性實驗室,就像宇宙是科學家探測深空的試驗場一樣,那里會出現(xiàn)無限的可能性。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包括真善美與假丑惡,也像萬有引力一樣,在劇場中會相互作用、牽引。”陳彥說。
雖然“創(chuàng)作要扎進一塊土地”,但陳彥卻從不給自己的閱讀設限。“作家的閱讀量要大,要開疆拓土地去閱讀,不要局限于某一門類。有時候反向閱讀也會形成正向助力。”他自己家就定了很多天文學的雜志,在作家身份外,鮮為人知的是,他還是一位天文愛好者。
“根基要扎得深些,才能更好地仰望星空。這句話對閱讀、寫作、人生同樣適用。”陳彥說。
記者:張鵬禹
相關新聞
- 2021-05-20“漢典重光”首批實現(xiàn)海外20萬頁中文古籍“數(shù)字化回歸”
- 2021-05-20第十一屆十月詩會在四川資陽啟幕 翟永明、姚輝、陳巨飛獲年度獎
- 2021-05-20《洛陽伽藍記》的都市書寫
- 2021-05-20 登上火星的“祝融”,在史書上擁有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