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上的思念
新年伊始,我坐在火車上,忽然想起奶奶。
我從上小學到上高中,一直跟著爺爺奶奶過,爺爺是皮匠,一年四季走東家串西家,給人家縫皮襖,那時候不像現在,穿的都是機器做的衣服,既漂亮又保暖,農村人過冬穿的都是羊皮縫的羊皮襖,純羊皮純手工,家里光景好一點的人家才用布縫個面子。我的一日三餐都由奶奶經管著。記憶里吃過紅薯片和三決子炒面。奶奶還經常給我們改善伙食,記得早餐會經常喝到新鮮的羊奶。
奶奶雖然裹過小腳,但走起路來并不慢。在我的印象中,她從來沒有和別人紅過臉,她妯娌多,但她從不在背后拉是非,也不在面子上爭強好勝,在她看來,安分守己過好自家的日子就心滿意足了。她雖然不識字,但對我們的學習很支持,在她看來,她這一生中最炫耀的事情就是供我的父親讀完了初中,和人聊天時她提到最多的也就是這件事。這中間的原因呢,我是這樣理解的,一是父親是過繼的,爺爺奶奶膝下無兒女;二是在那個年代家里能出個初中生,在農村是寥寥無幾,所以她引以為豪。
記得我工作時去看過我的初中老師,他曾感慨地說,他本身是個初中生,還給初中學生講課,怎么講的他也不知道。當然,這中間有他的謙虛,但也有一半是真心話。盡管如此,奶奶那時候卻對我抱以厚望,在她的世界里,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記得我當兵后有一次探親,奶奶給我說,鄰居家也是我的同學,是大學畢業(yè)后分配了工作,過年來探親穿的是羽絨服,奶奶羨慕不已。
奶奶教育我們兄弟姐妹們的方式很傳統(tǒng)但很有效。在道德層面,一是任何時候絕對不能撒謊;二是不經允許絕對不能拿家里的任何東西,否則視為偷盜;三是要尊敬長輩,村里的大人無論貧窮與富貴,都必須尊重,不能沒有禮貌。記得有一次我騎著毛驢,看見前面有幾個長輩,我就趕緊下來,等他們走過了我又騎上去,聽那幾個人在夸我,說家教好,我心里美滋滋的,至今仍留在記憶里。在生活層面,她教育我的方式就更獨特了,比如穿衣一定要整齊,衣服再破補丁再多但扣子要系上;吃飯時不能說話,也不能太快。后來因為當了兵,吃飯慢的習慣被慢慢改變了。有一件事我卻記住了,就是不能在炕上吃零食。那時候我們的零食就是炒熟的小麥和麻子,或者炒豌豆,奶奶說躺在炕上吃東西要吃到頭里面的,把頭吃壞了就會越來越笨,學不進去了。因為當時小不懂事,對此深信不疑,現在想起來,盡管奶奶當年的話并無科學依據,卻教育我養(yǎng)成了不在炕上吃零食的好習慣。另外,奶奶教育我最多的就是團結友愛,助人為樂,比如撿了東西要交公,村上的人有困難了要幫助,對殘疾人要好點等,這些對我以后的人生影響很大,才使我能沿著正確的道路前行。
奶奶沒文化,給我講得最多的故事就是孟姜女哭長城、包拯辦案,還有朱元璋當了皇帝最想吃的飯,也講薛平貴和王寶釧的故事等,這些對我后來從事文字工作起到了啟蒙作用。
奶奶在自己的生活上很節(jié)儉,但對我們兄弟姐妹們卻從不吝嗇,尤其是學習上舍得投入,只要是學習上花錢的事,二話不說。記得我上學時用的白紙還是父親上學時沒用完的,奶奶居然還保存著,鎖在柜子里十幾年。那時候《新華字典》是一元錢,那時候一元錢可以買很多東西,雖然我的家境并不富裕,但我卻是在同學中最早擁有字典的,記得我們那時要到五年級時才開始學查字典的。
記憶中奶奶的事很多,我知道她十分孝敬她的婆婆,她經常給做好吃的,做新衣服,洗頭擦身子。經常給村里生病的老人做吃的送過去,和我們那些姑奶奶們相處得很融洽。我們那時住的土坯房,奶奶總是收拾得很干凈,夏天的那種涼爽至今還能感受到,那種感覺真的很好。
今天在火車上想起奶奶,想起她的恩情,思念和溫暖充滿心間。(繆中發(fā))
相關新聞
- 2020-03-24漸行漸遠的麥場
- 2020-03-24莊浪河雪夜
- 2020-03-24就這樣打探春天的消息
- 2020-03-24杏花,給我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