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卷卷
燒殼子
文\瞿方業(yè)
嘉峪關和燒殼子,在我的記憶里有著特殊的意味,總讓我想起童年,想起外婆,想起那縷悠悠的鄉(xiāng)愁。
小時候,有一天下午放學回家,看到我家院門口停了一輛大卡車,院子里熱鬧異常,原來是二舅從嘉峪關來了,給我家送來了幾百斤麥子、白面,還有大豆和一大包燒殼子。
那是我第一次吃到燒殼子。
從媽媽手里接過一個燒殼子,燒殼子黃黃的,給人一種面浸了很多油的樣子,還有一種淡淡的香味,來自一種叫香豆子的調(diào)料。面香,油香,混合著調(diào)料的香味,和村子里的堂弟一起分食,大快朵頤,那感覺實在是妙極了。
前些年,舅舅一家從蘭州的農(nóng)村搬到嘉峪關新城鄉(xiāng),種上了大塊的莊稼地,善做各種美食的外婆很快入鄉(xiāng)隨俗,學會了嘉峪關的一些美食,燒殼子就是其中之一。
那時,燒殼子是當?shù)叵鄬θ粘5某允?。為什么是相對日常呢,因為做燒殼子比做其他饃饃要麻煩許多,只有過節(jié)招呼人或農(nóng)活特別繁忙干活的人中午難以回家,燒殼子才成為必要的選擇。
在嘉峪關上學的幾年里,我成為外婆做燒殼子的重要幫手。家里農(nóng)忙的時候,我和小舅放學后就成了外婆的助手,抱來麥稈柴草,在后院燃起火堆。燒殼子,其制作工藝,分為制面的工藝和用具設施的輔助兩部分。
先說設施,做燒殼子,要用火,用鏊鍋子。
火通常用麥草燒成一個火堆,保留火星兒。鏊鍋子是用生鐵鑄成的,生鐵對熱的傳導沒有熟鐵快,但容易保持熱量,便于慢慢地將里面的食物烤熟烤透而不至于烤糊烤焦了。鏊鍋子底向上凹,蓋向下凹,蓋上有環(huán)鈕,便于用棍子挑。接口處可以恰當?shù)仄鹾?,防止灰進到里面。在放入面團之前,先將鏊鍋子在火上烤熱,然后放面團蓋上蓋,將鏊鍋子埋在火堆里,讓鍋的上下左右四面受熱,才能烤得均勻,出來的饃饃又黃又脆。
再說面的制作。做燒殼子要用當?shù)孛娣劾镒詈玫囊环N。嘉峪關當?shù)氐牡叵滤|(zhì)清純甘洌,和出來的面非常好。和好的面要進行發(fā)酵。冬天,為了讓面盡快發(fā)酵,外婆總是將面盆放在熱炕上,蓋上被子。夏天只要放廚房就可以自然發(fā)酵。面團發(fā)好后,添加食用堿,經(jīng)過反復多次搓揉,加入雞蛋、清油,就像甘肅各地做花饃饃一樣,搟制成一張面餅或各種形狀,再抹上清油,撒上香豆粉或胡麻,卷起來切成二寸來長的墩,做出花卷、百葉、石榴、桃子等花樣不同的造型。嘉峪關燒殼子最提味的添加物就是香豆粉,這是河西一帶農(nóng)村面食相對獨特的用料,在燒殼子或其他饃饃里添加,味道清香無比,相當獨特。
燒殼子十分講究色、香、味、形,要求焦黃好看,聞著香,吃起來有味,形狀也要好看。
燒殼子有小有大,有一種土法“馕坑燒制”??境蔁佉话愦蟮?,也有小巧可愛的,大的在食用時,要用刀切成塊。
在嘉峪關,一般家里有喜慶大事,要做宴席待客,提前幾天都會先燒好燒殼子,作為席上的主食,尤其泡羊肉湯,其味更佳。
據(jù)傳說,燒殼子原創(chuàng)于甘肅涇川縣的藍家山,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漢唐時期,涇川是古絲綢之路的要沖,藍家山的人用上等的精白粉和當?shù)鬲氂械南愣狗?,以潔凈山泉水和面烤制,十分講究色、香、味、形,銷售給來往于絲綢路上的商賈。過往的商賈,也常用燒殼子、水果敬獻神靈。不過這些說法,多是民間傳說和猜測。
小時候,村子里只有幾個鏊鍋子,每到做燒殼子的時候,外婆就喊小舅去借鏊鍋子,鏊鍋子找來后,清洗干凈,就等著和面做饃饃了。
從鍋子中取出的烤饃,因形體不同也會有不同的稱呼,滿鍋一個的,我們稱之為干糧或燒干糧;一鍋數(shù)個,較薄的,我們就稱為干糧子;一鍋數(shù)個,厚實實心的,就是所謂燒殼子;將面皮攤開卷入佐料切成面坯燒制出來的,我們叫作燒卷卷子、燒花卷。
由于燒殼子是埋在火堆里燒制的,剛取出來的時候饃饃上面不免落有草灰,但對于燒得非常干爽的饃饃,一點灰沒什么大不了,拍打一下便會掉落,通常都會在拍落表面的草灰之后,蘸著熟食用油的布子將饃饃表面擦拭一番,焦黃的饃饃立刻顯得黃亮耀眼。
燒殼子吃時香而脆,還具有不變質(zhì)、好貯存的特點,最適于外出的人攜帶。夏天保質(zhì)期長,不易變質(zhì),冬天出門帶上不會凍住,也不易破碎。這也是甘肅一些地方面食的重要特點。我曾經(jīng)吃過甘肅民勤的發(fā)面饃饃,這種發(fā)面饃饃有個特點,就是不放堿,卻不易腐壞變質(zhì),便于長期保存,特別適合出外時食用,尤其炎炎夏日里的沙漠地區(qū),這種饃饃能在高溫下長時間不會變質(zhì)。這是相當了不起的食品工藝,尤其在過去沒有防腐劑的年代里。
河西地區(qū)的燒殼子在長時間保持不變質(zhì)這一點上,和民勤的發(fā)面饃饃有相似之處,都是民間應對自然環(huán)境的過程中長期總結經(jīng)驗的結果,集中了很多民間集體的智慧在里面。
在我的記憶里,燒殼子里有一種特殊的香味,或許這是童年的味道。這種扎根于味蕾的思念,讓我對嘉峪關產(chǎn)生了一種非常浪漫的幻想,我盼望著有一天能夠回到外婆家,像小時候一樣和尕阿舅手里拿著燒殼子,在草原上嬉戲玩耍,奔跑的畫面,猶如加了濾鏡的慢鏡頭一樣,天是那么藍,草是那么綠,而記憶里的燒殼子,仍然留著初嘗時那股淡淡的鄉(xiāng)愁。
相關鏈接
食在嘉峪關之——燒殼子
嘉峪關燒殼子又叫燒烤餅,是一種用鏊烘烤的發(fā)面烤餅,起源較早。在唐五代時期,燒烤餅就是當?shù)鼐用竦闹魇持?,也是西北面食中最常見、最受歡迎的一種面食。由于它的制作過程是將和好的面裝入罐子內(nèi)或特制鍋內(nèi),用麥稈燒烤而成,故取名為“燒殼子”。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嘉峪關燒殼子是一朵燒制而成的面食之花,流行于民間,發(fā)揚于民間。其美味、耐存的優(yōu)點,成為嘉峪關人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在過去,燒殼子是婚喪嫁娶時的必配面食,也是逢年過節(jié)走親訪友的最佳禮品。
燒殼子制作時要用酵母把面發(fā)好兌適量堿,將燒鍋架起來,用麥草燒熱,把面制作成燒鍋大小的圓形,放入熱鍋內(nèi)蓋上蓋,扒開燒好的火堆,將帶有火星的柴灰蓋一部分到燒鍋蓋上。燒鍋系生鐵鑄成,形狀似帶蓋的圓鐵盒,蓋中間有挑蓋的耳子,有大有小。由于上下左右四面加溫,里面的燒餅上下和邊緣都上火,烤得黃而脆。燒殼子在特制的“燒鍋”中燒烤,也有用本地特有的一種土法——馕坑燒制。有烤成燒鍋一般大的,也有一個個小的,有些面活好的婦女,能做出花卷、百葉、石榴、桃形的燒殼子,很是精致。
經(jīng)過多年的改良和發(fā)展,燒殼子也有了不同的口味,但從來沒離開當?shù)氐奶禺a(chǎn)。比如很多人把沙棗搓成面,再蒸熟,然后包在面里烤制,口味有點接近南方的豆沙包子,也有在和面的時候放入糖油,做成甜味的,也被很多食客所喜愛。
2014年,燒殼子技藝被列入嘉峪關市第三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