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一事終一生,不為繁華易匠心。平淡無奇的竹條和秸稈,被一位有心的匠人,制作成逼真的古代建筑、精美的燈籠、毛筆架、樓閣、蟈蟈籠等扎刻藝術品。這般精湛的技藝,既為這位有心的匠人增添了一份收,更傳承了傳統(tǒng)手工藝技術,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近日,筆者如約敲響了張家川扎刻手工技藝傳承人馬志華的房門,前來開門的他手里還拿著主體剛剛完工的樓閣,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走進房間,只見房子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扎刻藝術品,件件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最為顯眼的還是陽臺上那一角屬于他的工作天地。工作臺是一張極為普通的木桌,桌子上擺放著不同型號的剪刀、刀具、錐子、竹簽、樹脂膠、各色鉛筆、游標卡尺、砂紙等工具,桌子上方滿滿當當地擺放著他新制做的蟈蟈籠、壯觀的單體建筑、精巧的合體建筑。觀察細節(jié)便可見,門窗開關、一榫一卯結構嚴謹,開槽咬合典雅精致,盡管是小小的秸稈扎刻掛件,也盡顯中國民間傳統(tǒng)手藝之博大精深。
“我從小時就喜歡這個東西,以前條件限制沒有材料,只能用掃帚進行打眼、制作,做出來的成品比較粗糙?,F在所需材料網上都有,我前些年從網上買了一批工具、定做了材料,在閑暇時間或晚上都會做一會兒。既是愛好和創(chuàng)收,也算是對傳統(tǒng)技藝的傳承。在親戚朋友的宣傳下,越來越多的收藏愛好者登門求購,小且簡單點的幾十塊錢,結構復雜費時費工的也有幾千塊錢的。制作出來的成品很多人都很喜歡,我也很高興。”馬志華說。
真正的藝術來源于生活,又升華了生活。馬志華說,扎刻是一種有數百年歷史的民間手工技藝,組裝時的鎖榫過程最為關鍵,要按照從下到上、從內到外的組裝順序,模仿傳統(tǒng)木建結構中的榫卯技藝,仿照古建筑之古典美學結構,層巒堆砌,節(jié)節(jié)相扣。用最質樸也最易得的手邊之物,注入匠心巧思的指尖扎刻,一刀一刻皆為心血,一層一角皆為情愫。
“我做扎刻全憑自己的摸索,最初的時候也是磕磕絆絆,做出來的東西不是樣子不好,就是達不到水準,只有埋頭不停做,來回摸索。”馬志華回憶說,在這個過程中,他的心態(tài)也逐漸變得平和。在他看來,如此精細的手工活,必須保持心無雜念的狀態(tài)。
“對我來說,做這個精神上的享受遠比創(chuàng)收要重要得多。我有時候花幾個小時甚至幾個月做出來一件東西,那種成就感是難以形容的。一件東西做好,坐著欣賞一會兒,反思總結那種心靈上的充實,是其他東西給不了的。”馬志華說,“手工制作,手和大腦都在活動,對人的身體和大腦也有益處。今后,我還是會繼續(xù)堅持做下去,力求做得越來越精、越來越好。”
- 2023-03-01【溯源甘肅】魏晉南北朝時期甘肅的禮俗文化
- 2023-02-28全國少數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參觀第二屆“石榴杯”甘肅省民族書畫攝影作品展暨民族古籍保護成果展北京專展
- 2023-02-28國家典籍《永樂大典》文獻展2月28日將在蘭州市博物館展出
- 2023-02-28【甘快看】填補研究空白 刷新歷史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