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掘現(xiàn)場
現(xiàn)場探討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魏美麗
在大眾的印象里,考古工作很神秘,工作狀態(tài)也是一幫老學究拿著放大鏡翻閱文獻的樣子。我經常會被質疑:“你是搞考古的嗎?我以為考古的人都是老學究呢!”
那么,真正的考古工作是什么狀態(tài)呢?
每一個考古項目的開展都有著相似的經歷,那就如同苦行僧的修行一樣,是艱苦和執(zhí)著,但是研究的內容卻是千差萬別。就拿甘肅境內的河西走廊早期玉礦遺址的調查和發(fā)掘來舉例。
考古工作是一個嚴謹?shù)目茖W,它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是深入田野工作前期的準備工作,這要求考古隊員們閱讀大量的文獻記載和考古發(fā)現(xiàn)材料,進行反復的研究和推敲,確定研究方向和目的,框定大概的調查發(fā)掘范圍;其次是申請考古調查發(fā)掘執(zhí)照;再次是采辦調查發(fā)掘需要的各種工具和儀器;最后,大家才能按照計劃,開啟考古項目的調查發(fā)掘之路。
初期調查時,難度會大一些,會遇到許多無法預知的困難。馬鬃山深處荒山禿嶺、影影綽綽,茫茫戈壁,無邊無際。撲面而來的荒涼和孤寂是這片土地給人的第一感覺,放眼望去,只有光禿禿的群山和戈壁,極目遠眺,那戈壁的盡頭就是天際。有時候一天都碰不到一個人,更別說有村莊可以歇歇腳了。
陳國科和隊員們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開展著調查工作。每天在出發(fā)前都要準備好充足的口糧和飲水,干面大餅、泡面、旅行壺、保溫壺、礦泉水,這些物資是必須要帶夠兩倍的用量。即使是炎熱的夏季也一定要帶上棉衣,這里晝夜溫差大。如果一天的行程順利,至夜能返回駐地;如果不幸遇上沙塵暴或突發(fā)狀況,這些食物最少能保證大家不餓肚子。
車輛只能在較為平坦的戈壁灘上行駛,大部分位于深處的地點只能靠隊員們徒步。隊員們帶足了水和干糧還有羅盤資料等設備,經常跌跌撞撞在戈壁里求生一般展開摸排調查,這要花費很長的時間,需要的是堅強的毅力和耐心。有時會碰見戈壁狼狗,驚出一身冷汗;有時踩空摔倒劃傷,抓一把黃土就能止血;有時碰見沙塵暴,渾身上下都是泥沙,耳朵里的沙子幾天都掏不干凈;有時也能碰見姿態(tài)優(yōu)美的黃羊和游走的壁虎……這些如同“探險家”一般的經歷,令隊員們一直記憶猶新。
隊員們遇到地面有陶片、石器等人類活動過的地點,一定要詳細地記錄和標記。最后由這些標記點連成線,確定哪一個地點人類活動最頻繁,并作為重點區(qū)域進行小面積發(fā)掘。
白天上工地發(fā)掘,晚上整理記錄圖紙,查漏補缺,修補陶片,分析討論發(fā)掘現(xiàn)象,總結經驗教訓。隊員們租住在離工地最近的農戶家里,大家要在工地上一起生活、工作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
現(xiàn)代科技手段不僅為考古調查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更為考古工作帶來了便利。在沒有無人機航拍時,隊員們?yōu)榱双@取一張遺址全貌照片,就必須爬上緊鄰的山頭或者找了梯子登高,照片效果還是不夠全面清晰,這為后期資料的儲存和調查分析研究帶來了諸多不便?,F(xiàn)如今,有了無人機新興技術,不但有了全貌的照片,還可以生成三維動態(tài)圖,放大后就連細節(jié)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這些看上去很“土”的考古人,通過不斷地學習新興技術,用高科技手段為現(xiàn)代考古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在發(fā)掘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大家要從地層中細微的土質土色的變化來分辨出是不同時期形成的活動層,還是大水沖刷的淤土層,或者是其他堆積層。干燥的土層看上去都是一樣的顏色,這就不得不借助噴壺,一遍遍地噴灑,一遍遍地分辨。遺跡現(xiàn)象相互疊壓打破、被破壞的現(xiàn)象是每個遺址都會出現(xiàn)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為它能從地層上客觀地說明遺跡的早晚關系。所以,弄清楚這些有關系的遺跡到底是房址還是灰坑?誰打破誰?誰早誰晚?內含的陶片等又是哪個位置的?這些都需要反復觀察、推敲、探討。有時候這種解決不了的難題就像攔路虎一樣,使得發(fā)掘工作無法繼續(xù)下去。在發(fā)掘現(xiàn)場,有時會看到有人手持手鏟,眉頭緊鎖,一會蹲下仔細端詳,一會圍繞著遺跡來回轉圈,這說明他一定是遇到了難題。
每一處古遺跡都是唯一性的,它不可再生;每一次的考古發(fā)掘活動也是唯一性的,所以發(fā)掘過程中的每一步記錄和考古隊員的思考就顯得尤為重要,這要求隊員們無論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都必須詳細做好考古發(fā)掘記錄,為日后研究打好基礎。
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除了鐵鍬開挖、手鏟刮面、記錄詳情、測繪平剖面圖、拍照遺跡、分揀各種出土標本,還有一件工作不可或缺,那就是浮選地層土樣。
一堆堆一捧捧的黃土,看上去與平常無異。當我們對不同地層的土壤進行細致地篩選后,又會有怎樣的驚喜等著我們呢?地層土壤中包含了珍貴的線索,當時生存環(huán)境的信息,有什么植物生長,吃的什么,有什么樣的動物共生等,篩選完細膩的土壤后,顆粒較大的孢粉、種子、細小的動物骨骼碎渣等都被篩了出來。經過淘洗后,還有碳化植物殘留物……這些標本通過后期的科技檢測,就為判斷當時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考古工地結束后,更加艱巨而精細的修復、研究工作轉入了室內,大量破碎的陶片清洗、編號、拼接、復原、繪圖、掃描,各種標本的檢測、分析、統(tǒng)計,每一份記錄的研究、分析、篩查,整個遺址相關文獻、考古資料的梳理、分析、比較……最終成文,公布階段性的研究成果后,完整及復原的文物才能交到博物館對外展示。
在文物背后的發(fā)掘工作中,考古人員會面臨很多危險和困難,經歷許多的艱辛。他們常年與田野做伴,憑借著一腔熱愛和情懷,讓事實說話,佐證歷史。
相關新聞
- 2020-05-21【走近考古】追尋“玉石之路”
- 2020-05-07敦煌旱峽玉礦遺址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
- 2020-05-07敦煌旱峽玉礦遺址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
- 2020-05-06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揭曉 敦煌旱峽玉礦遺址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