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李蕓
圖為北京市延慶區(qū)石峽村長城保護員劉紅巖在整理石峽關長城散落的碎塊。受訪者供圖
“你們好!來信收悉。這些年你們自發(fā)守護長城、傳承長城文化,并依托長城資源走上了致富路,我很高興。”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市延慶區(qū)八達嶺鎮(zhèn)石峽村的鄉(xiāng)親們回信,“希望大家接續(xù)努力、久久為功,像守護家園一樣守護好長城,弘揚長城文化,講好長城故事,帶動更多人了解長城、保護長城,把祖先留下的這份珍貴財富世世代代傳下去,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貢獻力量。”
一封沉甸甸的回信,飽含著習近平總書記對長城腳下人民群眾的深切關懷。牢記殷殷囑托,媯川兒女將繼續(xù)守護好長城這一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歷史根脈。
“過去長城守護我們,如今我們保護長城”
“總書記給大伙兒回信了!”消息傳來,這個長城腳下的山村沸騰了。
石峽村位于八達嶺鎮(zhèn)西南部,在八達嶺古長城和石峽關長城腳下,三面皆被長城環(huán)繞。石峽關長城建于明朝,與八達嶺長城同為軍事要塞。近日,石峽村村民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自發(fā)參與長城保護工作和村里的發(fā)展變化等情況,表達繼續(xù)守護長城、傳承長城文化的決心。
“得知總書記給我們回信,我特別高興,這一夜覺都沒睡好,總是想著,特別激動。這封回信,是對我們石峽村長城保護員群體最大的鼓勵和支持。”長城保護員、石峽村村民梅景田笑呵呵地說。如今,梅景田年事已高,守護長城的重任由其他村民接手,他的外甥女劉紅巖就是其中一員。
穿上工作背心,戴上太陽帽,拿上長柄夾,劉紅巖準備就緒,沿著常走的山路向石峽關長城進發(fā)。她胸前的工作證格外醒目,編號是“YQCC-015”。“YQCC”是“延慶長城”的拼音首字母縮寫。她是延慶區(qū)招募的首批長城保護員,全村共有6名專職長城保護員。
她的背包里還有兩樣“寶貝”:一個是折疊手鋸,用來清理阻擋前行的荊棘、樹枝;另一個是筆記本,里面記錄了不少長城保護的相關知識。
這是一條保護員們一步步“踩”出來的路。山路狹窄,僅容一人通行,路邊灌木叢生,有的路段被遮掩得嚴嚴實實。最糟糕的是,即便是晴天,這條陡峭的山路也特別滑。“我們這里的山路,多碎石、多松土,踩上去自然就打滑,路中間更是如此。”劉紅巖和記者分享了自己的訣竅:一是盡可能踩著路的兩邊外沿走,兩腿分開,有點像“鴨子步”;二是拿根粗木棍或登山杖,拄著可以借點力;三是下山時,稍微側(cè)點身,把重心放低。
“別看我現(xiàn)在說得頭頭是道,這也是摔出來的經(jīng)驗。”劉紅巖爽朗一笑,給記者看了看手背上的傷疤。“這條路算比較好走的,有的山路上還有蛇、紅螞蟻,更得當心。”話音剛落,劉紅巖發(fā)現(xiàn)有張廢紙掛在枝條上,連忙停下腳步,伸長胳膊用長柄夾將其夾起。
大約四十分鐘后,劉紅巖帶領記者登上了山頂,這比她自己獨行,用時多了一倍。山風浩蕩,眼前豁然開朗,只見古老的石峽關長城在山脊上蜿蜒遠去。顧不上歇歇腳,劉紅巖忙著把地上散落的大塊碎磚撿起來,在一旁整整齊齊地碼放好。
監(jiān)測險情、清理碎石、撿拾垃圾、勸阻不文明行為……這就是劉紅巖的日常巡查工作,瑣碎而尋常。從2019年正式上崗,寒來暑往,劉紅巖在這條路上已走了5年,每周要走上5趟,每趟走近10公里,往返五六個小時。對她來說,苦點累點不算啥,因為“守護長城,就像守護家一樣”。
“參與長城保護事業(yè),主要是受舅舅(梅景田)的影響。”劉紅巖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受多重因素影響,石峽關長城許多點段開裂,甚至嚴重損毀,梅景田痛心不已,開始繞著石峽村周邊的古長城義務巡查,保護長城受損構(gòu)件、撿拾垃圾、勸阻游客攀爬野長城,一年平均走壞七八雙鞋。2007年,梅景田成立了石峽村長城保護協(xié)會,越來越多村民參與其中,協(xié)會不斷壯大。村里人也開始尊稱他為“梅老”。“長城是獨一無二的,不保護就沒了”是他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劉紅巖和梅景田有一項共同的愛好——用鏡頭記錄長城多變的美景。春天的山桃,夏天的丁香,秋天的霜葉,冬天的瑞雪,都成為他們手機中的珍藏。
“過去長城守護我們,如今我們保護長城。”對于當?shù)厝藖碚f,這是一份毋庸置疑的樸素情感。
“我是土生土長的石峽人,八九歲就開始爬長城。一上長城,就感到這是我們中國人的靈魂,心怦怦直跳。”71歲的長城保護志愿者、石峽村村民谷同富說,“后來去外地當兵,戰(zhàn)友們一聽說我的家鄉(xiāng)在長城腳下,都特別羨慕,我也特別自豪。現(xiàn)在,我也會和其他村民一起上長城巡邏,保護長城。”
“石峽村雖然只有89戶村民,但大家都是摸著長城磚踩著石頭長大的,每個人對長城都有深厚的感情,是地地道道的長城兒女。”八達嶺鎮(zhèn)黨委書記李清華說。
“長城也給了我們美好生活,我們幸福滿滿”
“上菜啰——”銅鑼一響,美食登場。
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在石峽古堡客棧,各色美食竟然是“坐”著轎子被抬到餐廳門口的??曜右粖A,豬臉已經(jīng)骨肉分離。用當?shù)厝讼矏鄣幕鹕讑A上幾塊豬臉肉,再配上幾塊黃瓜和蔥段,咬一口,肥而不膩、肉香四溢,非遺美食名不虛傳。
吃飽喝足后,在村里漫步,穿過石頭路,繞過石板墻,走進石頭屋,石光咖啡館里香氣氤氳,音樂流淌。誰能想到,這里曾是一處被當作羊圈的廢棄房屋呢?
“我是‘新石峽人’,來村里十年了,方方面面的變化,全都看在眼里。”北京石光長城民宿創(chuàng)始人賀玉玲是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的村民之一。她告訴記者:“這些年,大伙兒齊心協(xié)力,村里的旅游文化產(chǎn)業(yè)有了很大起色,村民收入不斷增加,我們就想著給總書記寫封信匯報一下。”
賀玉玲早年在外從事餐飲生意,2015年,受到石峽村豐富長城資源的吸引,決定來此投資創(chuàng)業(yè)。初到石峽,村里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老院子比比皆是。這樣的環(huán)境,怎么搞經(jīng)營?
賀玉玲接連租下了18個院落,請來設計師,將中國傳統(tǒng)建筑元素融進一石一瓦的砌筑中,改造成不同風格的院落。精心打造的石光長城精品民宿,包括“長城腳下十二院”和6個公共空間,不僅設立了石峽古堡客棧、石光咖啡館和石光書屋,還建立了村史館、露天影院、非遺手工體驗館,讓游客在享受舒適住宿的同時,深入感受當?shù)氐奈幕厣?/p>
“我們這兒70%都是回頭客,有些客人今年春節(jié)來,順便就會把明年春節(jié)的小院給訂上。游客的需求主要是吃、住、游、購,我靠餐飲行業(yè)起家,就把‘吃’作為一個切入點,推出了獨具特色的石烹宴。”賀玉玲對鄉(xiāng)村旅游事業(yè)有自己的思考,那就是將“農(nóng)文旅”有機結(jié)合起來。為進一步提升村民的經(jīng)濟收入,她聯(lián)合村民共同開辦了酒坊、油坊、山茶坊等工坊,不僅讓游客有機會體驗傳統(tǒng)技藝,還能幫助村民銷售本地土特產(chǎn)。
每一個民宿小院都能看到山脊上的長城,每一個彩燈下都有各不相同的長城故事。遍布街巷兩側(cè)的長城主題小品、攝影展、文化墻……行走在石峽,游客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長城文化。
“石峽村這些響當當?shù)奈穆迷?,我們都在信里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了!我們在信里還寫道,‘長城給了我們美好家園,我們用心守護。長城也給了我們美好生活,我們幸福滿滿。’”石峽村黨支部書記李漢東介紹,有11戶村民先后自建了民宿,30名村民通過從事餐廳服務、房間清潔、樹木修剪、設備維修等工作實現(xiàn)了本地就業(yè)。不少原本外遷的村民,看到石峽建設得越來越好,紛紛回村發(fā)展,有的開民宿、做餐飲,有的種果蔬、炒山茶,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首先要確保長城文物不會滅失,其次是修繕”
出石峽村,往東1公里,便來到花家窯長城。不同于向公眾開放的八達嶺長城景區(qū),這里在消除安全隱患后,基本保留了殘狀:垛墻高矮不一,敵樓有的中室頂部已坍塌,有的則墻壁殘缺……
“長城本體保護是長城文化傳承弘揚的基石。對于文物保護來說,搶險是第一位的,首先要確保長城文物不會滅失,其次是修繕。按照最小干預原則,對坍塌部位采取局部歸砌、局部歸安等措施,保留其歷史感。”延慶區(qū)文物局副局長劉滿利告訴記者,比如這段長城步道兩側(cè)垛墻僅有三層磚高,并沒有恢復最初的高度,而是根據(jù)現(xiàn)狀加固、封邊,既確保了安全,又減少了封邊前因雨水滲透造成的損害,盡可能修舊如舊。
延慶長城資源豐富,境內(nèi)長城總長179.2公里,分為磚石長城、石長城、土長城等,其中磚石長城總長度26.6公里,主要集中在八達嶺段。截至目前,延慶區(qū)磚石長城搶險修繕率達88%,預計到2026年,這一比率將達到100%。
眼下,在八達嶺長城景區(qū)西側(cè),64至66號敵臺及墻體修繕工程即將開工,計劃于2025年完工。屆時,這段長城將與八達嶺長城景區(qū)、八達嶺古長城景區(qū)、花家窯長城等首尾相連,世界級長城大景區(qū)將實現(xiàn)全線貫通。
“作為一名長城保護實踐者,習近平總書記給石峽村村民的回信,令我倍感振奮,也讓我們進一步堅定了將長城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的決心。”北京市文物局遺產(chǎn)管理處處長畢建宇介紹,“北京長城全長520公里,保存現(xiàn)狀最好,價值最突出,文化最豐富,工程最復雜,可以說是中國長城的精華所在。”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也是一個巨型的線性文化遺產(chǎn)。對于長城的系統(tǒng)整體保護,是我們目前面臨的重要問題。”畢建宇介紹,近年來,北京市文物局主要從遺產(chǎn)保護、價值挖掘、文旅融合、文化傳播等方面發(fā)力。比如,從2019年開始,每年安排10余個長城搶險加固項目,確保到2035年實現(xiàn)北京市長城本體和載體全線無險情的保護目標。再如,從“被動搶救性保護”轉(zhuǎn)向“主動預防性保護”,懷柔箭扣長城和延慶大莊科長城研究性修繕試點工程率先引入考古發(fā)掘,開啟了修繕、考古、研究并重模式。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我們從祖先手里繼承它,也要將它交付后人,世世代代傳下去,這是華夏文明千古傳承的信念。(記者 管筱璞)
- 2024-05-27監(jiān)檢法同堂培訓 解疑釋惑聚共識
- 2024-05-27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重點
- 2024-05-27“簡”述廉潔 | 漢代病假的申請流程是怎樣的?
- 2024-05-24鐵紀呵護漓江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