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窖止貪”典出明代李中馥《原李耳載》:大臣王恕的兒子要到外地為官,為防止兒子日后做朝中“碩鼠”,王恕便引其到后宅說,“這里是藏金藏銀的地方,有一窖金,有一窖銀”。王恕死后,其子按圖索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皆空窖也”。至此,兒子豁然醒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史料記載,王恕乃明代五朝老臣,一生剛正清明、勤儉自律,被譽為“國朝第一正人”。王恕身后雖未給兒子留下真金白銀,空窖之干凈卻讓兒子領悟到廉潔從政、清白為官的道理。兒子受其影響,為官也像他一樣,安貧樂道、修身律己,始終秉承清廉家風。這種精神財富讓后人受益無窮。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哪種愛最深遠?不是留下金銀財寶,而是好的家風家教。因為家庭是個人成長的第一環(huán)境,是最能塑造人的精神的地方。林則徐的父親林賓日是一名賢明智慧的教書先生,他曾留下一副對聯(lián)給林則徐:“粗衣淡飯好些茶,這個福老夫享了;齊家治國平天下,此等事兒曹任之。”在這種家訓的激勵引導下,林則徐少有壯志,出仕后不僅為國家民族作出了貢獻,而且對子女也嚴格要求,將好家風繼續(xù)傳承,留下了“師友肯臨容膝地,兒孫莫負等身書”“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等經(jīng)典名言。
“德澤源流遠,家風世澤長。”給子孫留下什么樣的家風,考驗著為人父母者的品性和見識。南朝人徐勉身居要職,但他不營產(chǎn)業(yè),家無蓄積,還常將自己的俸祿分給窮乏者。門人故舊勸他多留點財富傳給子孫,他說:“人遺子孫以財,我遺之以清白。子孫才也,則自致輜軿;如其不才,終為他有。”無獨有偶,東漢“四知”先生楊震同樣不為子孫留財,他說:“使后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遺“清白”給子孫,以身示誡,立之以規(guī),讓其子孫同具清廉之德,這種家風家訓是一筆享用不盡的精神財富,金銀錢財豈能相比?
好家風是無價寶,注重家庭家教家風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聶榮臻元帥一生嚴于律己,對家人及身邊工作人員要求十分嚴格,從妻子、女兒、女婿到孫女,都決不許以權(quán)謀私、搞特殊化。他曾說“教子之道貴以德”,這是他教育孩子最切身的體會,也是聶家最寶貴的家規(guī)。“布衣將軍”潘振武一生把方志敏的《清貧》作為座右銘告誡自己、教育后人。將軍去世后,他的夫人寫下悼詞告誡子女:“常德振武,孝義光晉,育九女,教九婿,平生無憾事。慰英靈,清白家風人稱頌,載譽生前身后名。”
“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廣大黨員干部當結(jié)合實際,思考“指窖止貪”蘊含的道理,用以廉潔修身、從嚴治家,在為家人做好表率的同時,“把好家門、守好后院”,筑牢家庭“廉潔墻”,以良好家風帶動黨風更正、政風更清、作風更好。(富軒)
- 2024-05-21紀律是“戒尺”也是“鼓槌”
- 2024-05-14清風 | 石以砥焉 化鈍為利
- 2024-05-14廣安觀潮 | 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監(jiān)督就跟進到哪里
- 2024-05-14今日銳評 | 心中無戒尺 焉能不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