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牘釋文】
【讀簡有得】
1973年出土于肩水金關遺址,簡長35厘米、寬1.5厘米、厚1.4厘米,原簡上端殘斷,為后期綴合簡,形制為觚,下端有凹槽,五面皆有簡文。記載了居延邊塞人員逃亡進入廣地塞北部,廣地塞巡查士兵發(fā)現(xiàn)后,沒有第一時間舉烽火示警。漢成帝鴻嘉元年(公元前20年)六月己巳(十七日),肩水都尉府下文追查。鴻嘉元年六月庚午(十八日),肩水塞東部候史“長”將人員逃亡的來龍去脈,以檄書的形式向上級進行了匯報。這枚簡為研究漢代檄書的功能、形制和烽火考課制度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現(xiàn)存西北漢塞墻塹壕遺跡高清圖(圖片來源:網絡)
據(jù)記載,西北漢塞軍事防御設施的修建始于漢武帝時期,《漢書·匈奴傳》載:“漢使光祿徐自為出五原塞數(shù)百里,遠者千里,筑城障列亭至盧朐……使強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澤上。”簡文中涉及“肩水”“廣地”“橐他”塞,隸屬漢代張掖郡肩水都尉府(今A35遺址)管轄,吳軍認為三候官所轄塞垣長160公里,其中廣地、橐他塞已失去蹤跡,只有肩水塞保存了較可辨認的塞墻和序列整齊的亭障。
“積薪”(甘肅簡牘博物館藏)
其次,烽火候望是邊塞戍卒日常的主要任務之一。據(jù)1974年出土于甲渠候官遺址的《塞上烽火品約》等簡牘資料可知,當時漢朝官方以法律明文的形式,嚴格規(guī)定了烽火傳遞的時間、速度以及等級。一旦戍卒違反舉烽火的規(guī)定,將會受到相應的處罰,且他的負責人還會被連坐。“鉼庭候長王護,坐隧長薛隆誤和受一苣火,適轉一兩到?”,此簡下端殘斷,為適名籍,鉼庭候長王護,因隧長薛隆未能及時傳遞烽火信息,被判處“轉一輛”,即協(xié)助官府轉運物資。
烽燧常用燃料——短苣(圖片來源:網絡)
再者, “謹辟問”,《左傳·文公六年》:“辟刑獄。”杜預注:“辟,猶理也。” 即漢代推辟驗問文書的慣用術語。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李均明先生認為它主要是針對一些客觀現(xiàn)象的調查,有很多是針對“舉書”的回復。
最后,從簡文故事發(fā)生的時間順序來看,六月已巳(十七日)肩水都尉府發(fā)文追查,六月庚午(十八日)肩水塞東部候史將“赤表留遲”調查結果向上級匯報,前后僅相隔一天,足以說明此事的緊急程度以及基層官吏辦事效率之高。
- 2024-05-11天水分層分類常態(tài)化開展警示教育
- 2024-05-11深度關注 | 推動用制度管權管糧管事
- 2024-05-11理論視野丨鐵的紀律是凝聚力戰(zhàn)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