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箴言】
賦役不均之弊,深為害民之事。竊謂租稅科敷,奸狡稅家,將己產(chǎn)稅苗,折作詭名挾戶,豈止十百。如遇科役,倒在小戶,潛匿茍免。又豪戶買田不行過割,只令業(yè)主代輸苗稅。交結(jié)縣道,知而不問,靠損淳良。役謂差設(shè),鄉(xiāng)都保正等役,縣道多憑猾吏鄉(xiāng)司,接受貨賄,放富差貧,定一賣百,弊幸無窮。充役者以被縣吏生事追呼,愚善之人,畏避不敢出官,陰納貨財,百色追求,數(shù)月破產(chǎn),為人上者奈何不矜。
——清•鄭端《政學(xué)錄》
【深意淺說】
賦役不公平,是中國古代一直存在的痼疾。所謂賦,本來是指軍費,后來泛指所有的稅收。役,是老百姓用勞動形式對國家承擔的義務(wù)。古代認為,有土就有賦,有身就有役,是百姓對國家無所逃避的義務(wù)。
這種普遍的義務(wù)實際上非常不公平。鄭端在上面只是順便指出幾個不公之處,如奸猾之家,買了土地,但沒有將稅收一同辦理,結(jié)果仍然由賣主納稅。分派差役的時候,縣上和鄉(xiāng)村的管事者以及大戶人家互相勾結(jié),把差役派給愚善之人,等等。
晚清的段光清,在浙江當過知縣、知府、按察使等官,被人稱為“段青天”。后來撰寫了《鏡湖自制年譜》一書,可以看到基層賦役極度不公的狀況。1852年春天,浙江鄞縣鄉(xiāng)民聚眾請愿,焚燒府縣署衙,提出的訴求就是“請平糧價”。這里的糧價并不是糧食的價格,而是指老百姓負擔的賦稅。清代老百姓負擔的田賦也叫皇糧,如果繳納糧食就叫做“本色”,繳納白銀則叫做“折色”。但老百姓手中往往只有銅錢沒有白銀,官府允許百姓按照白銀和銅錢的比值,繳納銅錢。
浙江鄞縣在將銅錢換算白銀的時候區(qū)別對待紳士和小民。紳士大戶繳納2200文銅錢折一兩白銀,小民繳納3200文銅錢折一兩白銀。清朝征稅時,為了防止胥吏刁難,要求納稅人戶把銀子或銅錢封好直接投到特定的柜子里。鄞縣的大戶就用紅色包裝封包自己的錢幣,而小戶百姓則用白色包裝封包自己的錢幣。紅封白封,是赤裸裸的不公平。于是百姓武裝抗稅,殺死眾多官兵。段光清臨危受命處理此事,取消了紅封白封,因此被稱為“段青天”。
浙江鄞縣以紅封白封區(qū)別對待紳士小民,而江蘇多地則以大戶小戶區(qū)別對待。常熟鄉(xiāng)民柯悟遲的《漏網(wǎng)喁魚集》,也記錄了當時的情況。
清朝在長江流域等地征收漕糧,就是將當?shù)丶Z食征收運送北京,作為京城皇族的口糧。因為涉及運費、折損等復(fù)雜問題,老百姓按規(guī)定負擔的一石漕糧,經(jīng)過加派各種附加,要繳納四石五石甚至六石。賦稅不但沉重,而且極不公平。
柯悟遲記錄到,同樣一畝地的漕糧負擔,小戶達到1000文以上,而大戶則只有40-50文。這種不公平使得知縣也很難征稅。道光二十五年,常熟知縣以漕務(wù)“直欲賠累”,要求辭官。于是不得不進行“均漕”改革。繳納本色糧食,1石實征2.5石,折色征收貨幣,則1石繳納3.5元銀子(1元略等于0.7兩)。小戶從原來的6石折1石減到2.5石折算1石,賦稅大減,而大戶則每石要多加數(shù)斗,負擔略增。后來在馮桂芬和蘇州知府喬松年主持下,對于折色征收,無論大小戶,每石都折征4000文。這樣就達到紳民同價。
公平對待治理之下的每個老百姓,是官員應(yīng)該遵守的為官準則。即使官員沒有菩薩心腸,僅僅從方便治理的角度來說,公平必然會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成效。這種情況下,公平就是效率。
?。喊l(fā)芾)
【人間草木】
名稱:黃果冷杉
分布:隴南、甘南
簡介:黃果冷杉,喬木,我國特有樹種。材質(zhì)輕軟,可作一般建筑和造紙等用。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樹皮含單寧,枝葉精油可作為天然香料的原料。
(植物資料由西北師范大學(xué)白增福、陳學(xué)林提供)
- 2024-04-09地方官員決不能諱災(zāi)不報
- 2024-04-08為官不能忘本,自己也是百姓
- 2024-04-07訴訟多也不一定是壞事
- 2024-04-01官員應(yīng)當更好滿足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