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識】
馮夢龍《古今譚概》里有一則笑話:“吳蠢子年三十,倚父為生,父年五十矣。遇星家推父壽當八十,子當六十二。蠢子泣曰:‘我父壽止八十。我到六十以后,那二年靠誰養(yǎng)活?’”“吳蠢子”當然蠢,不然三十歲了為什么還要靠老爸養(yǎng)活他呢?“吳蠢子”一點兒也不蠢,不然他為什么比算命先生算得還清楚,能知道老爸死后自己還能活兩年呢?
《說文解字》:“蠢,蟲動也。”說的是春蟲蠕動時那種呆呆萌萌的樣子,用之于人,則為貶義,笨頭笨腦、笨手笨腳的意思。其實,在生活的意義上,一個人比其他人聰明不了多少,一個人比其他人也愚蠢不了多少。
在家里,會做飯不是因為聰明,不會做飯也不是因為愚蠢。做與不做,與聰明不聰明一點關系都沒有。有些人為了不做飯,寧愿說自己胎里笨。但吃飯的時候,卻頭頭是道,這個色不正,那個味不純,像個大廚子一樣。
在單位,一直忙著的人不是因為聰明,一直閑著的人也不是因為愚蠢。忙著與閑著,與愚蠢不愚蠢一點關系都沒有。有些人為了少干活,寧愿說自己一竅不通。但挑起刺來,卻一套一套的,這個有差距,那個有瑕疵,像個大專家一樣。
有自作聰明的人,也有自作愚蠢的人。自認蠢笨有時不過是為懶打掩護而已,而且還可能被認為是謙虛。有些人,表態(tài)一貫搶先,表現(xiàn)一貫積極,但干起活來,不是這個不懂那個不熟,就是這個太深奧那個太高端,總之會流露出一種有力出不了、有勁使不上的“無辜表情”。結果可想而知,明明是耍奸溜滑,卻落得個“心有余焉”。
正如“吳蠢子”一樣,等到涉及自身利益、關乎個人待遇的時候,他們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想得比誰都清楚,算得比誰都精明。真是“當初有多愚蠢,現(xiàn)在就有多聰明”。
這當然只是小聰明。如果連這種小聰明都識不破,那就是真正的“大愚若智”了。(尚之)
- 2022-06-08緣:其實就是有心,就是珍惜
- 2022-06-02器:盡己所能而有用于社會就是“成器”
- 2022-06-01六:說到“六”,就讓人想到六六大順
- 2022-05-31試:需要喊出第一聲,需要邁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