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南宋詩人陸游84歲時,給兒子寫了一首《示子遹》,講述自己詩歌創(chuàng)作從窺其門徑到學有所成的歷程。陸游以一生經驗告訴人們,“詩內功夫”是進行文藝創(chuàng)作的基礎,但若想創(chuàng)作出精品力作,非修煉“詩外功夫”不可。
想要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境界,固然要掌握詩歌韻律、遣詞造句等基本技巧,更重要的是到詩外萬千世界里孜孜以求、不懈追尋。“詩佛”王維身負使命前往邊塞,把戈壁沙漠上的孤寂感受融入雄奇壯闊的自然景象,寫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千古壯觀”,使個人情感凈化、升華為慷慨悲壯之情、豁達宏闊之懷;杜甫目睹安史之亂給百姓帶來的苦難,切身感受到黍離之悲,寫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詩句,留下“三吏三別”的名作;辛棄疾親歷沙場,“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把收復失地、殺敵報國的情緒表達得淋漓盡致。古往今來,那些讀來回味無窮、令人拍案叫絕的佳句無不印證著“功夫在詩外”的經驗總結。
正如陸游在另一首詩里所寫,“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文學創(chuàng)作的源泉來自生活,離不開對現實的觀察、對人生的思考、身體力行的實踐、格物致知的感悟。詩詞作品的高下之分,不僅取決于創(chuàng)作者的學養(yǎng)、才智,更反映操守、閱歷、格局和情懷,“為賦新詞強說愁”寫不出傳唱千古的佳作。把“詩外”功夫做足了,創(chuàng)作的靈感才能不斷涌現。
“功夫在詩外”不僅凝結著詩歌創(chuàng)作的經驗和智慧,也詮釋著人生的道理。想要做出一番成績、干出一番事業(yè),就不能狹隘地只盯著事情本身,而要潛心靜氣修煉“詩外功夫”。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后在中國傳播最早、影響最大的馬克思主義著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黨的早期理論建設做了重要的思想準備。這不僅因為他精通外語,具備深厚的文學素養(yǎng),還有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入研究,更在于“真理的味道很甜”、傳播救國真理的歷史使命感。
“詩外功夫”不是一時半刻之功,需要長期磨煉和沉潛。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向其他多個領域擴展、突圍,在看不見的地方綿綿用力、久久為功?;蛟S不能立竿見影,但只要摒棄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保持鍥而不舍的韌勁,最終必能在“詩內”有所收獲,達到游刃有余的境界。對于年輕干部而言,更應把握青春年華,多到實踐中下苦功夫、真功夫、笨功夫,涵養(yǎng)“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毅力,涵養(yǎng)“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獻精神,平時多積累、小事多歷練,在細微處磨煉自我、在斗爭中淬煉真金。
靈光乍現、妙手偶得源于日常的學習、思考、琢磨、體悟,水到渠成背后總是蘊藏著厚積薄發(fā)、千錘百煉的力量。多看、多想、多經歷,去浩瀚的知識海洋里汲取力量,到廣闊的現實世界里躬行實踐,用扎扎實實的“詩外功夫”為人生志業(yè)提供滋養(yǎng),于潛心磨礪中收獲成功、繪就精彩。( 作者: 李鵑)
相關新聞
- 2022-02-14以茍活為羞 以避事為恥
- 2019-08-05飲其流者懷其源
- 2021-06-17精神譜系點亮奮進路
- 2017-03-21“”兩學一做”:全面從嚴治黨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