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鞠萍:把小觀眾掛心間
【走近文藝家】
她是中國少兒電視節(jié)目事業(yè)的標桿性人物,她自然清新、和藹可親的形象是無數(shù)人的童年記憶。在她的聲音中有一股暖洋洋的力量,38年間,這股溫暖的力量更是穿越熒屏,真真切切地走到了全國各地各民族小觀眾身邊。
今年2月2日,農歷大年初二,北京冬奧公園,火炬手鞠萍完成了北京冬奧會火炬接力的第289棒。
“這一棒意義非同尋常,就是要號召更多孩子愛上冰雪運動,因為未來是他們的。”鞠萍的話總離不開孩子們。
從好玩又好看的《七巧板》,到悠悠轉的《大風車》,到精彩不斷的《動漫世界》,再到帶領孩子們圓藝術夢想的《大手牽小手》,鞠萍擔任少兒節(jié)目主持人已有38個年頭。38年的時光中,鞠萍推動青少年全面發(fā)展的理想從未動搖過,她身上的那份質樸和親切始終如初。直到今天,從70后到10后,見到她都會親切地叫一聲“鞠萍姐姐”。
“鞠萍姐姐”這個稱呼來得十分自然。“叫老師太過嚴肅,叫阿姨又太有距離,孩子們眼中,‘她懂得那么多,又愛和我們一起玩,真像個大姐姐’,慢慢就有了這樣一個稱呼。”鞠萍回憶道。也許正是因為每天都要面對孩子們,樂觀、熱情、善良……這些所有想要傳遞給兒童的美好品質,都能在鞠萍的言談舉止中感受到,在她的身上,關懷人、照顧人仿佛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
這種本能不僅來自專業(yè),更來自鞠萍打心眼兒里對孩子的喜愛。
從小對文藝活動著迷的她,10歲時考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少年廣播合唱團。“我特別佩服團里的那些老師,有學問又耐心,我也夢想成為像老師那樣全面的人。”初中畢業(yè)后鞠萍就進入了北京幼兒師范學校。令她沒想到的是,自己將來的課堂并沒在四四方方的教室里,而是在鏡頭前,“學生”則成了電視機前千千萬萬的小朋友。
20世紀80年代初,中央電視臺的兒童節(jié)目還沒有主持人的設置,錄制的節(jié)目大都是由幼兒園的老師輪流來教做手工、講故事。1983年,少兒部要尋找一位固定的主持人,當時還是中央少年廣播合唱團成員的鞠萍到中央電視臺錄合唱,有才藝又是學幼師出身的她獲得了試鏡機會。沒有化妝,更沒有復雜的設計,一首歌、一個故事、一段藏族舞、一段鋼琴演奏,鞠萍的本色表演通過了電視臺主持人的選拔。1984年11月25日,她正式到中央電視臺報到。
鞠萍家里一直珍藏著80多個檔案袋,裝滿了幾十年間她收到的讀者來信。“收到這么多孩子的信可不容易,特別是學齡前的孩子寫不了幾個字,又實在喜歡節(jié)目,要么歪歪扭扭地寫來一封信,要么就是三番五次央求著大人給我們寫信。”鞠萍將這些來信視若珍寶,每一封寫給“鞠萍姐姐”的信她都會讀,并給小觀眾親手寫回信。“等我退休了,一定要把這些信整理出來,我想在網上@那些給我寫過信的孩子們,看看他們現(xiàn)在的樣子。”鞠萍說。
在主持《七巧板》時,鞠萍曾燙過一次卷發(fā),沒想到竟傷了小朋友的心。有人寫信說,“看到你燙了頭發(fā),很傷心,在我心中,你是我的姐姐,是永遠不會變成燙頭發(fā)的大人的”,更有小朋友直言不諱,“我喜歡過去的姐姐”。很快,她就把發(fā)型改了回去,并在節(jié)目中再三向小朋友們表示歉意。“我意識到,‘鞠萍姐姐’的形象是屬于電視機前無數(shù)小觀眾的”,這件事對鞠萍的觸動特別大。這么多年,她一直保持著短發(fā),“這樣自然、利索,也方便低頭彎腰照顧孩子,和他們談話、做游戲”。
“孩子們也滋養(yǎng)著我的性格”,鞠萍常常覺得看到孩子們的笑臉就什么煩惱都沒有了。她不僅愛孩子們,還是真正了解孩子們的大朋友。1998年,《大風車》的周末版節(jié)目《風車轉轉轉》開播,鞠萍擔任該節(jié)目的制片人之一。曾有編導認為,這檔游戲式的觀眾互動節(jié)目決定了場上的氣氛一定是輕松熱鬧的。“其實這不太符合兒童心理,成人們總覺得孩子是無憂無慮的,但在新的環(huán)境和陌生人面前,孩子一般不會有過多表現(xiàn)。”鞠萍說,“兒童的快樂應該是來自經受挫折、克服困難并尋找成功的過程。”后來,節(jié)目既設計了引發(fā)孩子們思考的環(huán)節(jié),也有令孩子們感動的環(huán)節(jié),動靜交替、喜憂搭配,取得了不錯的收視率,更贏得了小觀眾的好口碑。
“做少兒欄目,所有工作都是圍繞著如何培養(yǎng)孩子們做人做事、學習創(chuàng)造展開的。”每每想到這,鞠萍就感到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我們這個歲數(shù)的人,知道過去生活是什么樣的。但對于正在享受著美好生活的孩子們來說,需要有人去告訴他們幸福是怎樣來的。”在不斷發(fā)展前進的新時代里,鞠萍始終思索著要去給小觀眾講些什么。2021年,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作為全國婦聯(lián)常委兼宣傳部副部長(兼職)的鞠萍策劃并錄制了100集《講巾幗英雄故事》融媒體短視頻,從向警予、楊開慧到黃文秀、張桂梅,100位巾幗英雄的故事在小觀眾心中播撒紅色的種子。從當年的《鞠萍姐姐講故事》,到如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正在推出的《講給青少年的黨史》,鞠萍始終用自己的聲與情帶著小朋友們一起看世界。
鞠萍總是笑盈盈的。“我們的祖國發(fā)展得多快啊,高鐵、飛機,輕松準時,可以一日四地,這是多么幸福的工作方式!”從2012年開始,鞠萍帶領少兒頻道公益欄目《大手牽小手》,走進革命老區(qū)、邊疆地區(qū)、貧困地區(qū),走到留守兒童、殘障兒童中間,真幫實扶,為他們帶去溫暖。在“主持人”的標簽外,“鞠萍姐姐”還是熱心的文藝志愿者,有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等多個注腳,她帶領的總臺體育青少節(jié)目中心少兒頻道節(jié)目部團隊,更是多次獲得各類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曾有人問鞠萍:“等到年齡逐漸增長后,是否要改做其他節(jié)目的主持人呢?”她卻說:“不,等當不了鞠萍姐姐時,就改當鞠萍阿姨,將來還要當鞠萍奶奶呢!”鞠萍早就決定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喜歡她的小觀眾。
時光易老,童心不老。當一代代小朋友隨著大風車吱悠悠地轉成了大朋友,“鞠萍姐姐”還是那個“鞠萍姐姐”。
(本報記者 李笑萌)
相關新聞
- 2022-03-14著名歌唱家李光羲去世享年93歲 代表作有《祝酒歌》等
- 2022-03-02王海鸰:用家文化塑造平民史詩
- 2022-02-18影片《阿爾卡拉斯》獲柏林電影節(jié)金熊獎
- 2022-02-17臺灣藝人巴戈病逝 曾在《回家的誘惑》飾品如父親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