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biāo)題:話說秦腔
楊映華
秦腔是流行于陜、甘、寧、青、新等地的地方劇種,它深深植根于高原沃土,源遠流長,有“梆子戲鼻祖”之譽。1936年刊行的《辭海》“秦腔條釋文”指出:“秦腔明代中葉以前,在陜西、甘肅一帶的民歌基礎(chǔ)上形成,發(fā)展過程受到昆曲、弋陽腔、青陽腔等劇種的影響,音樂板腔體,明末清初流行全國各地,對許多劇種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而成為梆子系統(tǒng)的代表劇種。”
從現(xiàn)有歷史資料可以看出,秦腔是陜西、甘肅一帶(古秦地)的一種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shù),它是在民歌、舞蹈、說書和勸善調(diào)等講唱文學(xué)的基礎(chǔ)上形成的。它是勞動人民用以表現(xiàn)封建時代宮廷斗爭和民間生活故事為主要內(nèi)容的一種戲曲藝術(shù)形式。
1924年,魯迅先生在西安看了秦腔之后,親筆寫了四個字“古調(diào)獨彈”,贈給易俗社。顯然,魯迅先生首先看到的是秦腔古老的一面。
秦腔是歷史悠久的劇種,其最早可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先秦時期。秦腔的歷史盡管相當(dāng)悠遠、漫長,但它的形成,大致可分為秦風(fēng)—秦聲—秦腔三個階段。秦人用秦樂、秦聲歌唱《詩經(jīng)》中的《風(fēng)》。所以,歷史上把先秦的這段弦歌時期稱為秦風(fēng)時期;從先秦到魏晉六朝,是秦聲時期,秦腔即將入室登臺;由金元院本發(fā)展而來,至明清時期,秦腔的發(fā)展已十分完備,成為中國“四大聲腔”之一。清人徐珂《清稗類鈔·秦腔戲》中稱:“乾隆中葉,秦腔大昌于京師。唯秦中梆子,則無間生旦凈末,開口即黃鐘大呂之中聲……蓋出于天然……及乾隆中葉……秦腔應(yīng)運而生,雍容圓厚,所謂治世之音者是也。”
“昆調(diào)秦腔換羽商,百錢隨意坐伶場。”這是“秦腔大昌于京師”的真實寫照。
秦腔班與“徽班”長期同臺演出,相互取長補短,最終形成了現(xiàn)代京劇。
中國戲劇理論家齊如山先生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在其論文《中國戲曲源自西北》一文中指出:“國人若想研究戲曲,非到西北去不可;世界人想研究中國戲劇,非到西北去不可。”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梅蘭芳也說:“秦腔跟京劇有密切的關(guān)系,除腔調(diào)之外,劇本、表演等方面,也都有相似的地方。”
秦腔特別強調(diào)劇目的道德教化功能。“寓教于樂”“高臺教化”的“人師”戲道,滲透在民眾的生活之中,對人們的道德、情操、倫理、觀念給予深遠的影響。戲劇的高臺教化不是干巴巴的說教,而是通過典型人物的命運表達出來的,讓觀眾有感同身受的感覺,在喜聞樂見的娛樂中潛移默化地演繹著。很多人因此而了解歷史文化,明曉“禮義廉恥”。戲曲故事恰恰又是把歷史演進、朝代興替、人情物理、為人處世盡收囊中??此拼旨c、倔強的秦腔,是來自華夏古風(fēng)和民間文化的汩汩流動聲,是深沉、強勁的生命吶喊。不信你看,在無數(shù)個鄉(xiāng)村舞臺前,只要演秦腔,就有黑壓壓簇擁在一起看戲的人群;只要大幕拉開,即使?jié)M街泥濘、細雨紛紛,抑或天寒地凍、大雪飛揚,也不缺無視雨淋、頂風(fēng)冒雪的看戲人,他們每個人完全把自己的心情融入臺上劇中人的喜怒哀樂之中。臺上角色哭,臺下觀眾淚流不止;劇中人歡天喜地,觀劇者則歡呼雀躍。在觀看戲劇的過程中,人們知良善、辨忠奸、識美丑、棄忤逆、明孝道……秦腔戲曲的高臺教化,使觀眾能從中得到啟示。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在陜甘寧邊區(qū),文藝工作者曾用秦腔形式,創(chuàng)作、演出《血淚仇》等現(xiàn)代劇,對于革命宣傳和藝術(shù)改革都起了積極作用。凡此種種,秦腔這一古老劇種對啟迪人們心智的作用不言而喻。
著名戲劇家尚長榮曾說:“秦腔作為梆子戲的鼻祖,其劇目內(nèi)容古老豐富,文化底蘊深厚,表現(xiàn)形式慷慨悲壯中不失委婉細膩,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