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張恨水創(chuàng)作于蘭州的一首詩
已故文史學家張令瑄先生,生前曾與筆者談起,張恨水當年來蘭州,曾賦詩一首,其中有一句為“五泉山上聽河聲”。當時此詩一出,即受到蘭州文人學界的揶揄。記得令瑄先生用臨洮方言幽默地描述,時人指出張恨水的這首詩,“耳瓜得有多長?能在五泉山上聽到黃河水聲?”可是由于年代久遠,博聞強識的令瑄先生也記不清全詩了。
后來,我在讀一些文史資料過程中,格外注意搜尋查找張恨水的這首詩。
著名作家張恨水先生因作品大多寫才子佳人,如“相悅相戀,分拆不開,柳蔭花下,像一對蝴蝶,一雙鴛鴦一樣”,故又稱鴛鴦蝴蝶派。他一生先后兩次來過蘭州,第一次是在1934年6月,張恨水先生在他的《寫作生涯回憶》中這樣寫的:“自‘九·一八’以后,東北整個淪陷,國人鑒于國土日蹙,就有開發(fā)西北,以資補救的想法。……所以在那個時候,很多人都想到西北去看看,以求得一個認識。我這時除了寫作,沒有固定的職業(yè),倒是落得趁機一行,于二十三年(1934年)五月十八日由北平到西北去。”于是他坐汽車由西安來到蘭州。
第二次張恨水來蘭州,是在1956年,由全國文聯(lián)組織作家、藝術(shù)家組成西北旅行團,與馮至、朱光潛、鐘敬文、常任俠等同行。
近日,在讀到《寧夏述聞》一書時,竟然發(fā)現(xiàn)了張恨水這首作于蘭州的詩,今特撰寫出來,與廣大讀者分享。
這首詩是張恨水第一次來蘭州時所作,張恨水先生此次來蘭州除了寫作之外,就是到各處走走轉(zhuǎn)轉(zhuǎn),游覽名勝、體恤民情。除此之外,“還有那社會上的熱心人士,跑到旅館里和我長談,把民間疾苦,向我和盤托出。”張恨水后來回憶說。
在蘭州,他先后游覽參觀了莊嚴寺(原《蘭州日報》社所在地)、金天觀(今蘭州工人文化宮)等名勝古跡,并把其中的一些景觀寫進了他的長篇小說《燕歸來》?!堆鄽w來》一書中主人公燕秋和健生的活動路線,就是按照他在蘭州時的參觀路線為序所寫。
他對當時的金天觀是這樣描寫的:“過了一條小街就到了雷壇了。原來這里是一個道觀,進著廟門,便是一棵很大的槐樹。那樹身的粗度,大概要兩人才合抱的攏。……這里是一座很大的院落。繞了院子四周,全是一丈寬的廊廡。在廊廡的白粉壁上,牽連不斷的畫著人物畫;在廊廡檐邊,卻列著木料編排的柵欄,游人只能在柵欄外向里看,卻不能伸到壁上去撫摸。人物故事是根據(jù)了相傳的神話,記述了老子的一生。”
金天觀原來的確在東西長廊繪有數(shù)十米長的壁畫,據(jù)傳為明永樂年間所繪,繪的是太上老君降世八十一回傳奇故事,各種不同的“神仙”人物和飛禽走獸栩栩如生,畫工精細,形象逼真。可惜的是這些壁畫如今已蕩然無存。
在蘭州期間,有一天張恨水應蘭州文化界之河聲藝社宴請于五泉山,席間備有紙筆,眾人請張恨水題詞留念。張趁著飲酒方酣,興致勃勃,揮毫寫下了:
“四千里外作孤征,
行遍關(guān)西二十城。
借得酒杯澆塊壘,
五泉山上聽河聲。”
其實,仔細品讀這首詩可見,詩中的“聽河聲”也許并不是指的黃河水聲,而是指當時的東道主“河聲藝社”。所以說當時的一些文人并沒有理解張恨水的詩意,明顯有些少見多怪、管窺蠡測了。
張恨水在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素享盛名,孰不知他多才多藝,在書法創(chuàng)作方面,也頗有建樹。他根植傳統(tǒng),尤其是行草書的書寫,更是駕馭得游刃有余,跌宕起伏。他的這幅詩作當時就懸掛于河聲藝社的大廳中,觀者透過這幅作品可以看到,他的書法受到文學滋養(yǎng)的同時,詩作又通過酣暢的書法來表現(xiàn)。
□高羔
- 2023-11-14漢代如何興修水利?“穿渠校尉”率上萬人大干
- 2023-11-14皇室公子戰(zhàn)亂中淪為流民 在武威卻度過安心讀書的時光
- 2023-11-14霍去病執(zhí)鞭抽出五眼清泉后 這里成了文人"寶藏打卡地"
- 2023-10-08重走杜甫游隴路線 看完這些山水你也想吟詩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