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間最美春分后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
3月20日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春分。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jié)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征,春分時節(jié),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qū)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
春分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因而全球各地晝夜幾乎等長,各12小時。春分過后,太陽直射點開始移向北半球,北半球的白晝便長于黑夜;到夏至,直射北回歸線,到達一年的最北端,這一天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然后又開始南移?;氐匠嗟?,就到了秋分;回到南回歸線,就到了冬至……周而復始。
歐陽修有一闋優(yōu)美的《踏莎行》:“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薜荔依墻,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驀然舊事上心來,無言斂皺眉山翠。”這句“千花百卉爭明媚”,道盡了春分時節(jié)萬物復蘇的欣榮景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就是說,如果將春夏秋冬細化的話,可以各自三分。春,分孟春、仲春、季春;秋,分孟秋、仲秋、季秋。每一分為一個月,共90天。春分、秋分正是春季、秋季90天的中分點,因此得名。用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的說法:“仲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那么,夏,也分孟夏、仲夏、季夏;冬,也分孟冬、仲冬、季冬,為什么卻沒有夏分和冬分呢?同樣是個饒有趣味的話題,《集解》之“夏冬不言分者,蓋天地閑二氣而已”。
春分習俗有很多。
其一是“立蛋”。“春分到,蛋兒俏”。豎蛋,也稱立蛋,是春分重要的習俗之一。春分“立蛋”的傳統(tǒng)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國,人們以此慶祝春天的來臨。
其二是放風箏。“從來今日豎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春分》中的這句詩,不僅描寫了春分立蛋的情景,同時也道出了春分的另一項重要活動——放風箏。春分時節(jié)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就描繪了孩子們放風箏的歡愉場面,在游戲中享受著美好的早春時光。
春分節(jié)氣,草長鶯飛,花紅柳綠,正是踏青好時節(jié)。“春風、春暖、春日、春長,春山蒼蒼,春水漾漾。春蔭蔭,春濃濃,滿園春花開放。春色好,春光旺,幾枝春杏點春光……”清代大文學家鄭板橋的這首《春詞》就生動描繪了踏青時節(jié)的美好春光。春色滿園關不住,游人似在畫中行。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北宋詞人歐陽修亦曾在春分時節(jié)踏青,欣賞著春日美景。
唐代詩人白居易也曾在春分這一天在戶外宴請屬下和士紳。“薰草席鋪坐,藤枝酒注樽。”“蠻鼓聲坎坎,巴女舞蹲蹲。”——描繪出大家席地而坐、把酒言歡、歌舞升平的熱鬧場面。
春分也是耕種的大好季節(jié)。諺語有云: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清代詩人宋琬在《春日田家》一詩中曾描寫春分前夜山野老人喂牛后叫妻子起床上山種樹等情景。
春分揭開了一年耕種的序幕,耕牛也即將開始一年的勞作。在我國江南地區(qū),還流行有犒勞耕牛的習俗,即以糯米團喂耕牛表示犒賞。
除此之外,春分時節(jié)乍暖還寒。“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北宋詞人蘇軾就曾見識過春分后的雪讓剛剛綻蕊的桃李不勝寒威,紛紛落地,不禁由此感嘆:“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由此可見,春暖之時還是要預備著冬日寒衣。
?。ū景婢庉嬀C合整理)
相關新聞
- 2022-03-10【小隴畫報·134期】蘭州沿川湖:冰封一潭春水 萌發(fā)綠色希望
- 2022-03-10玉門市博物館被命名為酒泉市科普教育基地
- 2022-03-01【唐詩里的甘肅】比肩五岳的隴原山川
- 2022-02-14【唐詩里的甘肅】古代“冰墩墩”形象大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