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永登平定堡的歲月痕跡
楊憲鋒
在古代,“堡”可能是戰(zhàn)場上的碉堡,可能是車馬往來的驛站,更有可能是一座建起城墻、團結自保的村鎮(zhèn)聚落,在永登縣就有一座這樣的堡壘。據記載,清光緒年間人們?yōu)榱朔烙?,尋求庇護,主動修筑,于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籌劃,二十四年建成。文人墨客引經據典將其名曰“平定堡”,意寓平息平定叛亂。
平定堡坐落于永登縣城南20公里,紅城鎮(zhèn)北10公里處,在大同鎮(zhèn)高岑村境內,位于人口比較集中的村中心團莊之南,堡門坐東向西,穿過村道,與文昌魁星閣相對。此閣閣底筑土為臺,上層土木閣樓高聳入云,內塑文昌魁星,文昌坐南向北,背靠魁星,雕梁畫棟,玲瓏壯觀。遺憾的是,由于歷史原因,很多建筑已損毀。
平定堡為一正方形建筑,堡墻由當地黃土筑成,有墩有垛,四角有哨所,南北寬80米,東西長82米,墻高10米,墻底寬6米,墻頭寬1.5米,總占地面積6560平方米。堡子的設計者把古樸與美觀融為一體,既使人們感受到歷史的積淀,又起到了震懾與防御的功能。堡墻是主體工程,修筑就地取材,分段夯筑,取土之地被挖成壕溝,同時也增加了堡墻的高度。修建時,人們用筐、背簍加毛驢馱,將墻土運送到夯道,鋪攤在用繩子固定、直徑為10公分的兩根木椽之間,以人力方式用小石夯筑實,俗稱“打墻”。掄夯選手一般挑選年輕力壯的男子,每人單獨提一重約5千克的小石夯,七八個人一列,哼著“打夯調子”,和著節(jié)拍,一起一落,向前行進五六板約20米,循環(huán)往復,直到夯實筑堅硬,再往前行或翻板向上一層循環(huán)。
建成后的平定堡是一座繁華熱鬧的玲瓏城池,西墻正中是加寬加厚的巨型木質堡門,寬約5米,門框和門扇周身用鐵箍包裹。兩扇門對開,似鎮(zhèn)守“門神”秦瓊、敬德,又似黃帝時代的神荼、郁壘,威嚴神武,氣勢非凡,避邪驅災,納福迎祥,保佑著高岑村民合家平安。大門內側左手倚墻是30多米長的登墻坡道,另一登墻坡道自東向西倚南墻50多米直達西南哨所。
堡內從西向東是10米寬的主巷道,南北各3院,院院相依,門門相對,沿巷兩排商鋪藥店互為映照,古樸端莊。最里面一排,面向主巷,排列四院,建筑精巧,風貌典雅。鳥瞰莊院,呈一“凹”形,設計考究。堡內住戶最崇尚的是門樓和院內主房,門樓又叫財門,大多為土木結構,單扇門,設計精致,得體勻稱,門內雙保險,既有精美的鐵鏈門扣,又有硬質的頂門杠子,進入大門便是寬約3米且有屋頂的門廊。主房是三間堂屋,房門與大門斜對而開,房脊較高,兩邊偏房較低,堂屋四扇門,兩扉非特殊情況不開,門外還裝有門窗架,左右兩邊安裝有精雕細刻的五幅窗,俗稱“紗帽翅”。前檐四柱立于雕有紋案的柱底石上,四柱之上裝飾有通條、花板、荷葉,這些養(yǎng)眼雕飾象征著主人家的富有和闊綽。堡內倉庫、商鋪、藥店和水井等設施齊全,平時儲備足夠的糧食和生活必用品,同時還儲備了充足的石塊、炮嘟子以及打彈弓用的小石子,堆積在堡門墻頂和四角哨所,后期還購置了一些土槍。如遇打家劫舍的劫匪,全村老少立刻攜帶貴重財物集中在堡內,做好防御應戰(zhàn)準備。
建堡時,踴躍申請宅院地基者13戶,建成后堡內有9院,40多人。其中楊姓2院半,張姓3院,曹、王、陳姓各1院,馬(如蛟)姓和尹(國興)姓共半院。以后,堡內又陸續(xù)遷進商人牛桂盛經營百貨,買下張姓半院;醫(yī)生甘發(fā)盛經營藥鋪,買尹、楊姓半院。其中馬、保姓在堡內院落中進行過房屋買賣交易,安、李、尹、胡、楊等姓進行過宅基地交易。至新中國成立前(1947年),楊姓將堡內一空宅基地購置后建成新宅院,人們又稱“平定堡”為“十家院”。平定堡內曹家為首富,經營著大多鋪面,王家、張家次之,陳其泰為甲長。保甲制度,是以“戶”為單位的社會組織,起源于北宋,元、明時期逐漸推廣,到晚清至民國時期全面推行,規(guī)定10戶為甲,10甲為保,聯保連坐。平定堡在新中國成立后,廢除了保甲制,屬紅城區(qū)人民政府管轄。
如今的平定堡堡內仍住著10院10戶,堡內外房屋由過去的土木結構變?yōu)殇摶旖Y構,五幅窗變?yōu)椴输摯?,財門更顯氣派,朱漆鋼門,琉璃斗拱,轎車暢通無阻。經歷了興衰過往的平定堡,成為當地人們的回憶。這里的一土一木建起的村落堡壘,凝結著人們應對危難的智慧。
相關新聞
- 2022-01-16平涼歷史上出過十位皇帝
- 2022-01-06【溯源甘肅】班彪、班超父子的涼州情結
- 2022-01-06【文化視點】唐代吐谷渾人的歷史印記
- 2022-01-05回憶錄里的長征往事